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巴马政府四天三大措施改造金融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7日 22:24  华夏时报

  剥离不良资产、向国会要权、强化监管

  华盛顿特约撰稿人 李正信

   白宫在过去一周内明显加快了政策出台的步伐,接二连三推出多项措施法规。在3月23日宣布公私联手剥离银行有毒资产计划后仅间隔一天,就又提出法律草案,要求国会授予财政部权力,可在特殊情况下紧急重组乃至解散一个金融机构,以免拖延对经济造成更广更深刻的打击。让美国经济金融分析家应接不暇的是,3月26日财长盖特纳在众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时又推出了更受外界关注的金融监管新框架。四天推出三大措施、法案,倒也让人们初步看出奥巴马政府金融监管新框架的发展方向。

  剥离不良资产计划

   从目前透露的剥离有毒资产计划的细节看,3月23日出台的旨在增加信贷流动性的“公共—私人投资计划”有三大特点。首先是要利用政府资金带动私人投资资金购买银行不良资产。其操作方式是,美国政府将从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中拿出750亿至1000亿美元,进而刺激私有资金,一道收购5000亿至1万亿美元的银行不良资产,借以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增加其放贷能力。其次,政府要确保参与的私有资本与纳税人共担风险、同享利润。近来,美国上下激烈批评政府把纳税人的钱用来“拯救”那些在危机爆发前就已中饱私囊的金融高管。为回应这类批评,更为盘活民间资金,资产剥离计划一改到目前为止政府救助都大包大揽单独埋单的做法,突出私人资本进场与政府并肩努力的特点,并刻意确定将由非政府投资家来实施经营计划。与此同时,政府还将为不良资产购买的损失确定底线,从而保证私人投资不会血本无归。可以看出,美国政府与私人资金联手剥离不良资产的优势,具有让私有资本发挥监管政府救助资金使用途径和有效性的作用。财长盖特纳还特意指出,像退休基金等所有类型的资金都能参与,目的是让美国民众广泛介入,普遍受益。特点之三,该计划规定不良资产的收购价格由私营领域的购买者来确定,其定价原则是以市场为主导,借以杜绝政府不合理的高价收购。那些希望出售自身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将把相关资产拿到特定市场,通过买家竞拍决定资产价格,从而改变以前只有政府一家购买,确定的价格往往受多方质疑的困境。

   从市场的初步反应看,私有资金现在担心政府要筹到足够资金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美国国际集团高管奖金丑闻,已急剧抬升了国会批钱的门槛。如果私有资本感到美国财政部剥离资产的后续资金难以顺利到位,他们就将继续在场外观望。

  白宫向国会要权

   纠集政府和民间资金剥离不良资产自然是救市良策,但同样关键的是,政府应该有权紧急应对金融机构突然面临倒闭的困境。雷曼兄弟公司从问题暴露到关门大吉,前后也就一个礼拜不到的时间。如果政府当时有紧急接管、重组这类巨型金融机构的权力,雷曼、花旗、美国国际集团(AIG)等巨型金融机构的命运,今天就可能不同。为此,奥巴马政府3月25日又推出一项法律草案,要求国会赋予政府权力,即一旦财长、联储主席、相关政府监管机构三家,共同断定某个大型金融机构面临极度困境,只有政府紧急接管或重组等,才可避免对更大层面乃至整体经济形成严重伤害,并征得总统批准后,即可紧急对该公司进行重组、撤换其高管、向该机构紧急贷款输血,以及购买该公司的债务等。

   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只对银行业务有这样的权力,而对以保险业务为主的AIG,以及花旗麾下的保险等非银行业务,都无权进行紧急接管。不可否认,美国的破产法对所有企业都有相似的权力,但在一部分人看来,区别首先在于破产法庭程序冗长,根本无法紧急应对危机的爆发;其次,破产法着眼点在于解决债权诉讼,无法顾及企业破产或重组对更广层面经济的影响,而往往这类大企业的业务与整体美国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破产法庭根本无法理清这些关联。

  对金融业强力监管

   真正体现奥巴马政府金融监管体系发展方向的,是3月26日盖特纳在国会推出的一系列新法规动议。盖特纳解释,美国经济目前的危机状况,要求对金融业进行强有力的监管。为此政府要求:对那些被认为对更广层面经济有影响的大金融机构,要实施更为严格的管理;要把所有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都纳入到联邦政府的监管范围之内。这在美国股市交易中属开先河之举;大型私有资金、风险资金等,都将被要求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接受监管;联邦政府设立一专职监管执行官,负责对最大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盖特纳还未来得及透露其金融监管框架的细节,共和党及华尔街相关机构就已经开始对监管框架的发展方向提出批评。有人认为,如何确定哪些是大金融机构;私有基金可把自己掌握的巨额资金化整为零,就可躲过联邦政府的监管。还有人认为,政府管得太多太细,最后势必人手不够忙不过来,从而既影响效率,又可能忽视更大的隐患。更有人称,美国发生金融海啸的原因,根本不是缺少监管机构和法规,而是监管不到位。如果到位,就不会发生麦道夫这样的巨大丑闻了。

   魔鬼就在细节上。随着奥巴马政府金融监管机制的细节进一步明朗,美国上下的相关辩论将愈演愈烈。以广大民众诉求为基础的白宫及民主党主流,将极力推动强势监管机制的确立和发展。而以华尔街大金融机构及共和党内保守势力为对立面的另一派,则将极力反对政府从严监管。不过从发展的趋势看,尽管白宫最终会在相当方面做出让步,但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明显趋严,将构成金融监管新机制的最大特点。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