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晓炼副行长出席外交部介绍胡锦涛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新闻吹风会实录
3月23日,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财政部副部长李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举行中外记者吹风会,介绍胡锦涛主席即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的相关情况。共约100名中外记者出席吹风会。
胡晓炼副行长着重就应对金融危机和中国政府参与救助合作介绍了情况。她表示,中国大力应对危机,积极参与危机救助。面对不断恶化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与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危机中采取了积极负责的态度,将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在货币政策方面,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采取了一系列灵活、有力的措施,包括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明确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的硬约束,积极配合国家扩大内需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加大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
胡晓炼表示,在大力支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国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国际危机的应对合作。一是通过开展双边本币互换为周边经济体提供流动性支持。危机以来,人民银行先后与周边经济体货币当局建立了总计5800亿元人民币的3年期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其中:2008年12月12日,与韩国央行签署了规模为1800亿元的双边互换框架协议;2009年1月20日,与香港金管局签署了规模为2000亿元的人民币互换正式协议;2月8日,与马来西亚央行签署了规模为800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正式协议;3月11日,与白俄罗斯国家银行签署规模为200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正式协议。就在今天中午,我们与印度尼西亚央行也签署了规模为1000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通过货币互换支持需要救助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既有利于中国稳定周边环境,也有助于帮助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提振信心,共同应对危机。二是积极推动清迈倡议多边化,为本地区的经济金融稳定提供资金支持。在东盟10+3框架下,各方已签署了17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1180亿美元。其中,人民银行与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中央银行签署了6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方承诺出资额为165亿美元。目前,清迈倡议多边化项下的储备库建设已进入实质阶段。10+3各方正在就储备库主要要素进行磋商,中方在积极推动外汇储备库的建设进程。三是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边开发机构的危机应对活动。危机爆发后,中国通过基金组织资金交易计划以我已认缴的份额资金参与基金组织危机救助。还有一些多边开发机构提出希望中方购买其债券及在华发行人民币债券,双方正就此积极研究。目前中国已购买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多边开发机构的债券,在资金安全有保障且能获得回报的基础上,中国今后还将积极参与多边开发机构的危机救援活动。
关于国际金融体系监管改革问题,胡晓炼表示,我们主张:一是将所有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纳入监管范围,尤其是加强对具有系统性影响的机构的监管,注意监管规则的一致性,防止“监管套利”。二是开发并使用缓解顺周期性的政策工具,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内部评级能力,调整对外部评级的依赖,适时调整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使用。三是进一步提高FSAP评估规划的准确性和前瞻性,建立适应新兴市场国家发展特点的评估体系。考虑到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特征和金融部门状况,不应直接将发达国家和成熟市场的模式移植或复制到新兴市场国家。四是支持国际清算制度和破产法律加快统一的进程,考虑建立关于大型跨境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的全球性准则或最佳实践指引,公平对待国内外投资者。各国应共同警惕各种形式的贸易和金融保护主义。
胡晓炼说,关于国际金融机构改革问题,首先我们对金融稳定论坛日前正式接受中国在内的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为成员表示欢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迅速增加。基金组织提出增加其资金充足性和补充资金的设想。我们支持基金组织本着权利与义务对等及加强能力建设的原则,以创新、务实的态度积极探讨通过各种融资方式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我们认为,份额增资是增加基金资金充足性和补充资金的根本途径。同时,我们认为基金组织应改善治理机构,提高其合法性,改善其监督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现有关方面提出的扩大新借款安排,我们正在研究。对于基金组织的创新融资方式,我们积极支持,并正与其进行磋商,这一方式可使基金组织融资更便捷,同时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安全、回报合理的投资选择。
此外,胡晓炼表示,除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外,救助中还应发挥区域性金融组织、区域性合作机制以及双边合作的作用,分担主要国际金融组织机构的融资压力。对于日前结束的20国集团部长级会议同意加快基金组织治理改革,反映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变化,同时同意在2011年1月前完成下一次份额检查,增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我们表示赞赏和支持。希望未来继续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方面通过务实有效的合作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之后,胡晓炼副行长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问:关于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有人提出应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你对此有何评价?
答: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改革,我们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实行了近60年,应适应当前的经济格局变化进行改革,改革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需要在国际金融组织中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这是最重要的。第二,在国际金融组织中要改善监督,强调对所有成员监督的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应该特别加强对主要货币储备发行国家的金融经济政策的监督,同时也要加强对主要国际金融市场所在国家的监督。第三,基金组织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要能够极早识别风险,作出风险预警。同时增强有效的处置危机的能力。特别是增强对发生在主要发达国家、主要发达金融市场危机的应对和处理能力。第四,我们认为基金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也要进行改革和完善,要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决策程序。第五,在国际金融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总裁的评选过程中要择优、透明,真正使管理国际金融组织的人员具有大家都认可的能力。
问: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风险越来越大,中国政府或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了担忧。现在中国政府是否对此有亡羊补牢的措施?今后是否还打算购买美国国债?胡锦涛主席是否会在此次伦敦金融峰会上再次表达这一担忧?
答:对美国国债进行投资是中国外汇储备投资运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自然比较关心。在国债的安全性方面,我们认为要从多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从信用风险方面看,一般来讲,国债的信用风险是比较低的。从市场的风险来看,资产的价值在不同的时期是有起伏的。今后我们会继续根据需要购买美国国债。同时我们强调,我们对于资产的价值波动也是高度关注的。
问:最近有消息称,中国正与其他国家商讨用其他货币取代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这是一个储备投资货币的多元化问题。实际上作为一个投资者,为了使资产配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和增值的目的,就要在不同的货币之间进行配置。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是按照多元化的原则进行投资的,既有美元,也有欧元、日元等多种货币。这一资产配置,是我们根据中国国际收支的需要,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各个不同货币的收益风险,不同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和不同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等多个因素考虑、权衡得出的。所以,这个配置是基于一种长期的战略眼光,而不在一时或者短期的货币的市场波动。
问:据报道,中方支持俄罗斯寻找另外一种货币替代美元的国际主要储备货币,请证实。中方在此问题持何立场?
答:我们注意到,现在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多种讨论,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体系,当美国经济或美国金融市场出现较大问题时,美元也会相应发生较大波动,因此要建立一个更加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我们认为,从目前看,可以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计价和支付货币,也是在各国金融投资中最主要的投资货币,所以我们认为,多元化的货币体系可以进行研讨,但从现实看,我们更加注重加强对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的经济和金融方面的监督。
问:国际金融体系有很多需变革之处,中国今后是否会更多地以双边形式进行国际金融合作?
答:多边、双边都是加强金融合作的重要方式,既有国际金融组织多边合作,也应有区域性的金融合作,同时还应该有双边的金融合作,这不存在谁替代谁问题,而是一个互相配合的整体。
问:最近有一些香港报纸称,中国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推动人民币成为贸易结算货币,请问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有的话,中国是否希望将人民币作为亚洲区域货币?
答: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在边境贸易中长期使用,特别是在与中国接壤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时,边贸结算中,人民币使用的数量一直是比较大的。为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金融都面临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对贸易活动提供更加便利的资金支付支持,是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持。所以,中国已经在香港地区准备实行人民币的贸易计价结算和支付。在与东盟地区的贸易中,广东、珠三角地区也准备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如果这是一个双方都乐于接受的互利的结果的话,那么人民币自然就会在贸易活动中发挥它的作用。所以,这只是一个贸易便利化的具体体现。
问:你刚才提到改革国际货币组织,尤其是份额机制和结构的重要性,当然这需要时间,现在中国对向IMF增资有什么条件?中国是否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如果份额问题要以后才能解决的话,中国是否仍然会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
答:我们认为,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以份额为基础的国际金融机构,要使国际基金组织在未来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份额增资是最根本的一个途径。但份额增资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并涉及到各个国家相应的法律等程序,所以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当前的危机的情况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融资需求比较急迫,因此我们对于IMF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包括新借款安排,也在进行研究和考虑。同时,我们积极支持IMF采取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我们认为这一方式可使IMF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筹集到资金,所以我们说,可以把长期和短期结合起来考虑。
问:联合国倡议要找到一个国际监管机构,包括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加强对国际金融机构的监管,请问中方对此有何立场?中国是赞成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种传统渠道,还是赞成通过一个新的机构,比如联合国来加强对这些机构的监管?
答:关于国际金融组织在监管方面的分工和合作问题,我们认为在IMF和金融稳定论坛之间应有进一步明确的分工和合作。其他国际金融组织,包括国际清算银行也应在该框架里承担相应角色。有一种意见认为国际金融稳定论坛应在制定规定方面多做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够在监督的执行方面多做工作。我们也希望能够使这种分工更加明确,从而使监督更加有效。
问:中国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债,这是否意味中国将在该方面投资?有媒体称,中国外汇储备有所下降,这将会带来什么问题?
答:中国积极支持IMF探讨采用更加创新的方式进行融资,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一个更加高效,更加及时的融资方式可以最有效地补充IMF目前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IMF采取发债的方式筹集资金,中方将会积极考虑购买。
关于外汇最近是否下降的问题,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的不断蔓延,跨境资本流动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在很多新兴市场、国家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资本流出。中国目前并未发生大规模的资本流出,但在过去一两年内,大额资本流入的现象已经减缓,所以从整体上看,虽然资金仍然是在流入,但流入的规模和速度都有比较大的下降。现在,中国仍是世界经济中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中国仍是全球投资者看好的最好市场之一。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完全相信中国的国际收支会保持稳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