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然灾害之惑(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05:48  中国经济周刊

  “农业保险的保费是非常低的,这个项目对分公司而言,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仅仅靠保险公司独家去承办,是承担不起的。甚至可能造成有些保险公司的倒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保集团总裁吴焰说。

  一边是灾民可能因灾致贫,一边是保险公司赔偿脆弱。如何才能建立一个良性的巨灾保险制度呢?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王杰秀认为,巨灾保险的建立,一种是政府出资;一种是政府补贴,社会力量运作。

  国内最先提出巨灾保险构想的吴焰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巨灾保险一定由政府主导和推动、商业化运作、农民广泛参与的保险。也就是:一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商业保险体系为主体,探索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多层次、多方位巨灾保险保障模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巨灾风险分担网络。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巨灾保险的相关制度。在巨灾保险的立法方面,在我国已经制定颁布的法律规章基础上,制定专门的洪水保险法、地震保险法等,进一步明确有关强制性巨灾保险制度。三是加快推进巨灾保险基金的筹设与运作。巨灾保险基金由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参与设立,并在国际再保险市场上安排再保险保障,以分散风险。

  巨灾保险制度已经提出多年,为什么迟迟出台不了,当前实行巨灾保险的难点又是什么?吴焰认为,最大的难点是政府能否转变观念下决心来做。现在政府每年拿出600~700亿来进行救灾。如果我们能每年拿出50亿或者100亿来构建巨灾保险基金,我们积累10年、20年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巨灾保险基金。这对灾民来说是福音。

  (配文)对话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

  “我国未来极端气候趋势仍在上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南焱/北京报道

  3月23日,国际气象日,这个常常被许多人忽视的节日,实际上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小到暴风雨,大到飓风等这些与气象相关的灾害,不仅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而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失。在当今极端天气日益呈上升的趋势下,在气象等自然灾害依然频发的未来,我们该如何应对?3月16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

  灾害频发的背后

  《中国经济周刊》:造成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许小峰: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气候变暖也是导致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破坏程度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复杂,应对难度越来越大。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4次评估报告表明,预计今后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将更加频繁,我国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也指出未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加趋势。随着未来经济总量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我国气象灾害承载的脆弱性也在增加,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很大威胁,防御气象灾害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必须高度重视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造成的极端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应对这些自然灾害?

  许小峰:一是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不断提高准确率和时效性;二是要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在第一时间把气象灾害的信息发给所有人群;三是要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工作,让百姓知道怎么去预防,怎么采取避灾、自救的方法减少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让自然灾害对经济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许小峰:要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减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合力作用,着力加强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中国经济周刊》:当前,在国际防灾减灾机制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许小峰:美国的保险机制很好。比如,气象部门发布了台风警报,保险公司就要组织参保人员撤离,参保人员一旦不按规定撤离,出现了事故,保险公司就不承担责任。这是通过保险公司的投保来约束。

  《中国经济周刊》:与国际相比,我们在灾害预防上的优势是什么?

  许小峰: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二是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灾害发生后,解放军、武警和预备役部队、公安干警等的共同努力,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三是建立完善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气象与地震的预报差异

  《中国经济周刊》:气象的预报机制与地震的预报机制有何不同?

  许小峰:地震是不可以公开发布预警信号的,但气象可以。对于重大的气象灾害,如暴风雨,电视台、电台是有责任播出的,但是地震必须要向政府汇报。另外,地震预报比气象难。我们现在对于暴雨的移动是可以算出来的,但对地震的预报目前还做不到。无论从监管还是预测地震都是不成熟的,虽然气象也存在报不准的时候,但是不论怎样,总体上来讲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气象在预报出灾害信息到灾害的发生一般是10分钟或半个小时,但是地震是按秒来算的,提前10秒可能就会起作用。但地震的发生常常是“出乎意料”,所以很难防范。

  《中国经济周刊》:“5.12汶川地震”给我们防灾减灾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你认为我们对灾害的普及教育该如何进行?

  许小峰:首先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象特征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四川是地震频发区,就要多进行地震防灾的教育培训。其次要提升个人的自我防范意识。我国每年西南山区因雷电死亡的人数平均在400人,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自我防范意识差。第三要普及自救知识。我们不能否定部队的救援,但是真正能够在第一时间有效救援的是自救。

  气象事业不缺钱只缺人才

  《中国经济周刊》:我国的气象预报和预防在国际上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许小峰:从科研上来讲,我们国家的气象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在预报准确率和服务工作方面还是比较好的。

  《中国经济周刊》:造成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许小峰:造成落后的原因是科技人才的短缺。气象是一个高科技领域,人才支撑着科研水平的提高,现在我们国家气象的整体水平要提高,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在造成人才短缺的原因当中,人才流失是重要因素。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目前仍在第一线工作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2000年以后毕业的在第一线都挑起了大梁,我们必须要引进人才。

  《中国经济周刊》:将引进什么样的人才?

  许小峰:着力造就学科带头人队伍,制定并实施“双百计划”。引进、培养各100名左右在气象及相关领域有所建树、被国内同行公认、在国际和国内有一定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把他们放到重要和关键岗位,解决业务科研中的重大关键问题,切实发挥其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和气象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并以此带动创新团队的建设。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国家在对气象事业的资金投入情况如何?

  许小峰:资金最为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1998年,亚洲金融危爆发,同年,我国遭遇特大洪水灾害。由于当时国家提出拉动内需的目标,之后,中国的气象发展赶上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从1998年开始,国家对气象的投入开始明显增加,2001年到现在,财政投入每年都增加1%,2001~2005年每年投入20多亿元,2005~2009年是30~40亿元。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