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主向上:奇瑞与长安突围的必然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02:54  第一财经日报

  唐柳杨 赵奕

  

  “要买也是凯美瑞,怎么会买国产品牌呢?”重庆一位丰田威驰车主说道,他的话是很多车主的心声,也是国内自主品牌造车企业的尴尬境遇与沉重的压力所在。

  多年的造车经历并没有支撑起强有力的品牌,在低端市场耕耘多年后,自主品牌渐渐成为“低质低价”的代名词。而市场一刻不停向前,各方面的压力纷至沓来,品牌与产品线“向上”的突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月18、19两日,长安汽车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汽车”)分别发布其品牌“向上”突破的几款车型。奇瑞汽车剥离出全新的中高端品牌瑞麒,克隆了丰田雷克萨斯的发展模式。长安则借用合资公司的技术,研发出中级车悦翔。

  无论自主开发还是借着合资的翅膀,自主品牌能否成功破茧而出?“奔驰也不是一天造出来的,我们必须向这方面努力。”奇瑞汽车研究院副院长谢保新说。

  奇瑞克隆雷克萨斯模式

  3月19日,在芜湖市奇瑞生产基地的第三工厂里,临时搭建起来的庆典现场,留出了50个经销商坐席,从4月起,他们要各自回去修建名为“瑞麒”的4S店。“我们对于经销商建店有一些具体要求。”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但他不愿意透露具体的建店金额。

  新诞生的“瑞麒”品牌立足高端乘用车市场。同时,奇瑞汽车还推出了“威麟”高端商务车品牌。上述两个新品牌与原先的“奇瑞”和“开瑞”将组成奇瑞的品牌体系。这也就意味着奇瑞将建立彼此独立的四个分销渠道来经营上述品牌。“不过,在初期会存在交叉经营的情况。”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麒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表示。

  杨波自去年8月离开华晨汽车后,即来到奇瑞汽车负责中高端品牌的打造,直到3月19日首次在公开场合亮相,并带领两大全新品牌一道“出镜”。不过,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告诉记者,新品牌早在6年之前已在规划。

  杨波明确表示,高端品牌瞄准凯美瑞、雅阁和君越,主打20万~30万元中高级市场。不过,面对上述强势品牌,奇瑞汽车能否依靠一个全新品牌挤出一片天空,起码2009年不容乐观。

  作为瑞麒系列的首款车型——G6也于品牌诞生同日宣布下线,搭载奇瑞汽车自主研发的2.0T和3.0LV6两款发动机。

  尹同跃似乎态度更为坚决,他半开玩笑地指着身边的杨波表示:“他的任务是今年保五争六,任务不轻。”所谓“保五争六”是确保瑞麒和威麟两大品牌销量超过5万台。

  据悉,年底瑞麒经销商数量将达到200家,其中正式进行销售的为120家,这一“疯狂”的扩张速度,不知能否帮助杨波完成尹同跃下达的任务。

  长安的另一种道路

  3月18日,重庆市南坪会展中心门口,许多人围着一款悬挂长安“悦翔”标识的轿车猜想价格。“看外形怎么也要7万块吧。”冯先生说。眼前的这款车腰身硬朗,车门庞大,内部乘坐空间相当可观。而从车身外的做工看,车灯、接缝以及整车造型均体现出较高的档次。

  1小时后,当会展中心4楼公布价格时,这些人惊呆了。“5.39万,5.59万,5.89万,6.09万。”从楼上下来的经销商笑呵呵地说。“不是说马自达3的底盘吗?这也太便宜了吧。”冯先生嘀咕着。

  “这个价格已经是底线了。”一位经销商说,悦翔的定价上体现出“豁出去”的决心。

  长安汽车于2006年开始发展自主品牌轿车,悦翔是其第四款产品。此前分别发布了奔奔、杰勋和志翔。但是令长安上下异常尴尬的是,除了奔奔每年有近3万辆的销量外,寄予厚望的高端车型志翔去年上牌量不足1000辆。对于长安的批评声也纷至沓来,“长安浪费了很多钱,但没有做成什么事情。”

  长安汽车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志翔则是长安汽车回击批评者的武器。2008年底,长安高层开始频频在媒体采访中主动爆料,为悦翔造势。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更是宣称悦翔要做“世界级的车”,其年销售目标则为10万台。

  超乎想象的售价与源自马自达3的底盘技术,给予了徐留平庞大的信心。“这款车一定要成功。”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对记者说。

  从2003年开始,奇瑞、吉利、江淮和比亚迪分别发起了一轮又一轮冲击中高端品牌的尝试,其效果均不理想。此时,与马自达6共线生产的一汽奔腾似乎给长安指明了一条道路:借用合资公司的技术与力量。在国内自主品牌中高级车中,唯有一汽奔腾达到了月销4000辆的水平。

  “单纯靠模仿、抄袭,车辆各部件的匹配性无法解决,这也是车子小毛病不断的问题所在。而借用合资公司的成熟技术,则没有这方面的麻烦。”一家国内汽车公司设计师吴先生说,可靠的质量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吉利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优利欧车主在考虑换车时,多半会重新选择品牌,而不是购买吉利更高级别车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