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用车失意汽车振兴计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02:50  第一财经日报

  政策对于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力度依然不小

  刘霞 唐柳杨

  几经敲定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终于在3月20日晚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但是自主品牌期待政府采购倾向自主品牌等措施并未纳入《规划》范围。而且,由于经济复苏缓慢,当前萎靡不振的商用车成为这份《规划》的最大短板。

  自主品牌失意政府采购

  引人关注的是,在这次《规划》中,对于政府采购自主品牌车型并未作出强制规定。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有关部门在对《规划》加以完善的过程中,共提出12项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实施自主品牌战略”中非常详细的内容,包括:“调整政府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使有关排量和价格的规定更有利于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品牌;从2009年开始,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实施政府优先采购。”

  之所以删除了这项措施,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该内容比较敏感,不久前“两会”期间,商务部陈德铭部长明确提出中国不会出台贸易保护政策,因此“政府公务用车向自主品牌倾斜”的政策并不合时宜。

  但不少自主品牌车企负责人却认为,世界各国都有政府率先采购本国车型的先例,为此,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等企业老总纷纷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相关议案。

  对于《规划》中删除相关内容,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负责人都感到失望。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向《第一财经日报》坦言,自主品牌进入政府采购门槛太高,如果没有政策支持,自主品牌很难大范围进入政府采购这块市场。

  虽然政策并未对政府采购自主品牌给予明确支持,但政策对于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力度依然不小。《规划》中提出,“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其中轿车超过30%。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接近10%”,并且“支持汽车生产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国内外并购等多种方式发展自主品牌”。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政策支持仅是一方面,起引导作用,做大做强最关键还是要靠自身实力的整体提升。

  商用车的短板

  除了自主品牌失意政府采购之外,目前中国车市振兴最大的难题在于持续萎靡的商用车。

  种种迹象表面,身陷困境的商用车由于没有相关政策拉动,当前的销售依然持续走低。为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希望政府尽快落实现有政策以及出台有利于商用车发展的政策,否则车市谈不上真正复苏。

  中汽协统计显示,1月全国商用车销量同比下滑36.46%,2月份虽然恢复增长,但是1~2月份商用车仍然同比出现下滑。

  在商用车各品种产品中,重卡销量降幅最大。这是因为“国三”排放标准实施,重型卡车成本增加了4万~6万元。对于靠重卡做生意的个体户和公司来说,这部分新增成本很难接受。2009年1~2月,中国重汽销售重型卡车5226辆,同比下降34.90%。其中2月生产了7300辆,但只销售2912辆。东风汽车1月轻型商用车与发动机销量同比分别下滑49.72%和59.93%。尤为严峻的是,东风所产康明斯重型商用车发动机下滑59.93%,进一步表明国内重型商用车形势恶劣。

  轻型卡车虽然整体仍处于下滑,但在各板块中相对幅度较小,2月轻卡市场甚至出现小幅反弹。福田汽车1~2月累计销售57228辆,同比增加20.8%。在2008年基数较高的情况下,该部分增长尤其可贵。不过全国轻卡市场总体仍不乐观,尤其是进入3月后,市场迅速转冷。湖南、广东、上海等地轻卡经销商告诉记者,3月至今只售出几台车。

  此外,相对于1.6升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优惠,1.3升以下微型客车的中央财政补贴。轻型商用车虽然有“换购”的政策补贴,但这个政策可能并不契合农村实际情况。一家商用车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调研发现,农民购三轮和四轮小货车的费用一般只有几千元,而现在虽然有“换购”政策,但“没有农民愿意为了几千块的补贴,掏出几万块来买一台轻卡”。

  相对于乘用车市场在政策刺激下的逐渐升温,商用车市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市场氛围则更加冷淡。(相关报道见C3)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