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韩平板商图谋垄断彩电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8日 22:11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杨娜报道

  在上个“冬季攻势”刚刚喘息未定的中国本土平板厂商再一次握紧了拳头。

  从2008年11月开始,以TCL为代表的中国平板厂商通过大规模“冬季攻势”,进而将三星、索尼等外资品牌拉下了占据了近2年时间的市场龙头“宝座”,但外资平板巨头并未坐以待毙,而是采取新的手段酝酿重获市场地位。

  外资“面板牌”

  除了联合苏宁等电器连锁巨头在2009年2月开始对库存平板电视以30%的幅度降价后,3月在液晶面板价格连续3月趋于稳定后,三星、LG等韩国面板巨头又开始打出“面板牌”。

  近日,记者获悉,三星电子、LG等面板巨头在今年2月底一方面向友达、奇美等台湾面板商抛出了2008年8月以来最大规模的中小尺寸(32寸以下)面板定单,一方面放慢了向中国品牌出售面板的步伐,同时在与中国彩电巨头的面板采购谈判中提出了涨价的要求,而夏普等日本面板巨头是否参与其中仍不得而知。

  “当时液晶面板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三星电子、LG等面板巨头都优先将面板自用,并订购了友达、奇美等台湾面板巨头40%左右的面板,中国彩电企业当时经常是拿着现款却买不到面板。”长虹多媒体中国营销中心总经理苏子欢告诉记者。“到去年8月很多面板巨头开始主动找到我们购买面板,甚至可以赊账来购买。”

  由于面板业务的亏损,三星电子的数字电视业务部门在中国市场采取的“面板补整机”的战略也无法实行,在中国平板电视品牌的价格反击下,到2008年12月,三星液晶电视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下降到5.8%,此前其最高占有率曾高达14.8%。

  DisplaySearch 大中华区负责人谢勤益告诉记者,“三星电子在面板寒冬中通过产能调节、减少对台湾面板商的采购等策略,重创了台湾和大陆的面板企业,但受伤最少的三星电子一直在寻求反击的机会,而面板价格是其手中最好的牌。”

  康佳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穆钢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三星电子目的就是通过控制面板供应来打压中国平板巨头,或者借机提高面板销售价格,造成中国平板利润萎缩。”

  “三星电子在32英寸以下的电视领域占有率并不高,但是今年2月底他们突然给友达、奇美释放了历史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定单,显然这并不是为了自己生产,而是要切断中国企业采购中小尺寸面板的路径。”穆钢说。

  涉嫌垄断行为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本土彩电市场的整体销售额每年超过1000亿元,TCL、康佳等中国品牌目前每年还要向外资面板巨头采购超过300亿元的面板,显然在全球平板电视产业链中,中国企业的地位正在日趋边缘化。

  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告诉记者,“三星电子的这种通过垄断面板货源来抬高价格的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2008年美国商务部曾以涉嫌操纵面板价格给LG、夏普、华映等4家面板商开出了总额近6亿美元的罚单,今年3月,日立也承认操纵面板价格并认罚3100万美元,这是在苹果、戴尔等巨头的要求下提出的,而同样作为面板价格操纵受害者的中国彩电企业却没有人提出类似的抗议。”

  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表示,其实三星电子也是日本、韩国等国反垄断机构调查的对象,中国商务部的反垄断部门应该就三星的这种做法进行调查,前提是中国企业联合提出诉讼,这样,三星的“面板牌”就无法打下去。

  “对于这些液晶面板巨头的垄断地位,中国的平板电视产业不仅好像是脖子被对手卡住了,而且其技术封锁也增加了中国企业向上游进军的难度,显然中国相关部门也应该针对这些行为发起相关的反垄断调查,相关的法律也需要尽快完善。”东方证券分析师陈刚认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