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特约评论员 李而亮
今年两会期间,广东、重庆的代表委员用几乎不容商量的口气高调宣布,将恢复“五一”黄金周,期待长假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他们的呼声得到很多人的响应,甚至有委员提出把“春节长假延长到15天”。这种已经近乎非理性的声音,在当下人们急于扩大内需的路径寻求中,博得了不少喝彩。
今年以来,强力拉动旅游市场来刺激消费的吆喝声一直非常响亮。先是杭州市宣布将2009定位“旅游消费促进年”,从3月到5月底,向外地游客直接派发4000万元旅游卷。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扬州、宁波等长三角范围的城市,也针对本地或外地游客出台了优惠措施。湖南省旅游局为鼓励湖南人游湖南,将价值百万元的旅游消费卷赠给省内居民。北京市则在春节前到临近城市发放景点抵用卷。广州、深圳等地也都在酝酿各自的优惠政策。在这股热潮推动之下,恢复“五一”黄金周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世界变化真快,去年众口一词要取消黄金周,推广带薪年假的呼声犹在耳旁,如今取消“五一”长假刚一年,看来就有被颠覆的危险。诚然,一个强有力的变化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就是这一年中发生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摆脱金融危机的各国自救行动中,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是一项带根本性、战略性的措施。中国市场辽阔、人口众多,只要人均消费增加100元,那就是1300亿,这样的大账谁都明白。但中国的国情也摆在那里,靠算人均消费大账从来不靠谱。上世纪90年代后期,启动内需就成为摆脱亚洲金融危机一剂良药,各行各业将包括所有农村人口在内的消费市场都算了个遍,可在操作中的业绩斩获与愿望实在相差甚远。而在所有措施中,有一项独占鳌头的就是黄金周。自设立以来,每年三个黄金周业绩不菲,消费额年年猛增,成为拉动内需最抢眼的杠杆。面对如今依然不见底的金融危机,在发放消费卷、组织家电下乡、实行农机购买补助难以立竿见影的情况下,想到黄金周那火暴的旅游消费景象,是很自然的事情。
依靠强力拉动旅游市场来刺激消费,动机没有问题。比照以往黄金周的收益来评估旅游拉动的收益,也并非没有道理。关键是此危机并非彼危机,十年间国情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强力拉动的旅游市场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则需要认真考量。首先,在旅游拉动热中,看谁的吆喝声最大。仔细过滤一下,会看到主要是政府官员和旅游行业的人,其他方面人士和老百姓并不热心。声音的不对称,就不能反映出市场的真实需求,有些“强买强卖”的味道;其次,黄金周从当初民众齐声叫好到要求取消,说明那种大呼隆的旅游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今的旅游者更讲求的是个性、分散、舒适、休闲。靠政府牵头,行业唱戏,又是集中发旅游卷、又是搞旅游节,会聚人潮,生拉硬拽,未必大家认账。没准旅游卷用尽之时,便是景点重新冷清之日;再其次,黄金周式的集中旅游虽然带旺阶段性的市场,但其负面的影响同样非常突出,造成的交通拥挤,价格飞涨,服务下降,环境恶劣,治安危险,生态破坏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旅游经营收益,有些甚至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国经济想拒绝与世界经济一起沉浮,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事。面对这次金融危机,要做的不是迅速摆脱,而是谨慎对待;要有应急大动作,更要节省本身的资源,节省“枪炮弹药”。如果此时耗费太多的宝贵资源去力图拉大和其他国家的距离,过早地热身运动,把能量消耗光了,万一危机进一步延伸,还有什么可动用的资源?现时不惜大量斥资搞刺激内需的强力拉动,会能取得一时繁荣市场之功,未必能得到改善局面之利,更不会获得长远的发展。就拿恢复“五一”黄金周这样的急功之举来说,难道过一两年不需要扩大内需了,长假又要再次取消不成?这不叫瞎折腾又叫什么!
人心暖则经济暖。经济暖了,人们自然要选择外出旅游度假,很多事情要顺其自然,犯不着非撵着上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