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信泰富危机过后:下一步会考虑海外购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7日 09:09  中国经济时报

  ——专访中信集团董事长孔丹

  本报记者 曲瑞雪

  执掌中国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中信集团至今已两年有余,一贯行事低调的孔丹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却依然沉默、内敛。面对记者们对他“过于神秘”的“抱怨”,孔丹在北京金台饭店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认真而谦逊地为自己“辩护”:“我并不神秘,最多算是有些低调吧。你们可能不知道,其实我在香港工作的16年,跟当地记者的关系都相当好的。”

  对于媒体紧追不舍的中信泰富外汇投机巨亏事件,孔丹也并不避讳:“此次金融危机,我们中信泰富也深受金融衍生品之害,虽然中信泰富已经摆脱了澳元合约的风险,但这一事件还是给了我们一个重要警示。”

  中信泰富危机化解

  “当前中信泰富的财务重组已经完成,中信泰富已经不再被澳元期货威胁了”。被问及中信泰富事件处理进展,孔丹这样表示。

  2008年第四季度,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泰富00267.HK遭遇汇投机巨亏。中信集团如何进行危机处理,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孔丹告诉记者,通过购买15亿美元可转股债券,目前中信集团已经完成对中信泰富的注资。注资之后,集团在中信泰富的股份占比从29%增加到了57%。而中信泰富大约价值54亿澳元的外汇期货合约,也已经以一定的对价转给了中信集团。假设澳元和美元(走势)发生戏剧性变化,它会增加损失或者反向回拨,这些都将由集团来承担,而中信集团也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经过这样的财务处理,中信泰富的主要风险基本冲抵,中信泰富余下的澳元期货合约也转换成了一种正常的远期安排。

  “2008年中信泰富的损失都已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里体现了,所以中信泰富的风险已经控制住了。”孔丹说,过去中信泰富只是集团参资的一个企业,股份只有29%,但是去年12月注资之后达到了57%,就是绝对控股了。今后集团会把中信泰富作为重要的非金融平台,集团的优良资产也要通过整合来加强。

  至于中信泰富巨亏责任人的问责问题,孔丹表示,目前香港证监会、联交所正在在联合调查,现在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

  “中信泰富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提示。经过这次事件后,我们也在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集团成立了风险控制委员会,由集团总经理担任委员会主席。同时也成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这是因为中信是一个综合性的企业,行业跨度比较大,不同类别的企业风险要求不一样。”孔丹说。

  谈及金融危机的启示,孔丹认为西方的金融体制需要好好总结一下,特别是对虚拟经济领域追求财富效应带来的很多弊病,譬如衍生产品。“过去说他们是老师,我们是学生。现在老师出问题了,我们也要很慎重总结。”孔丹说。

  集团财务稳定

  孔丹表示,中信泰富事件对中信集团的财务能力、决策能力和处理重大危机的能力都是一次考验。从处理的情况来看,集团经受住了考验,保持了稳定的财务和业务状况。

  据他介绍,截至2008年底,中信集团总资产达到16000亿元,净资产1100亿元,销售收入1500亿元,利润总额250多亿元,税后净利润超过140亿元。“2008年比较特殊的一点是我们加大了拨备力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年整个集团的拨备覆盖率达到了110%左右。如中信银行,2008年拨备覆盖率达到150%了,2007年这一数据大概是70%。”孔丹说。

  谈及集团未来的盈利状况,孔丹说希望2009年集团盈利能够持平或者有一定的增长,但是从安排上还是求稳健。“稳健”一词,孔丹在对话中多次提起:“宁可利润少一点,我们也要尽可能稳健,要多一些拨备来防范风险。”

  在他看来,企业应对危机的关键是保持好现金流。“我们现金流准备得很好。现在企业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叫‘过冬’,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这个时候,最严重的问题不是一个企业的损益,也不是一般的资产状况,而是看维持今后发展的现金流准备好了没有。”

  孔丹认为,当前企业不仅要有忧患意识,还要有机遇意识。要做到退可守,进可攻,最重要的是企业要有战略和财务方面的准备。对中信来说,当危机来临时,要有资金方面的准备,包括融资准备。另外,金融危机也带来很多机会,需要有投资的眼光和能力,比如国际资源,现在价格比较低,中国资源对外依存度又很高,作为国企,中信有责任也有义务来为国家的发展分忧。

  下一步会考虑海外购矿

  对于金融危机的发展程度,孔丹说他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金融风暴还在蔓延,所以对金融机构的海外并购还是要谨慎。但是由于目前资源价格已经比半年前便宜多了,所以中信集团下一步会考虑去海外收购矿产资源。其中澳洲会是一个方向。

  “中信在澳洲有分支机构,已有20多年的海外经验,在电解铝、煤炭、矿产方面都有涉及,还包括中信泰富的磁铁矿等。”孔丹说。但他同时表示目前还没有具体项目,这要结合资源市场的情况。

  当被问及国内企业出海投资过热会不会引起国外政治上的反对时,孔丹表示,中铝对力拓的投资其实是一个例子,估计应该能够获得当地政府的通过。“现在海外很多资源性企业也发生了财务问题,他们自身需要新资金的投入,以帮助他们改善现金流的,所以搞得好的话应该是一个双赢。”

  至于并购资金来源,孔丹介绍,最近中信发了30亿中期票据,认购率很高。“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很多,如果集团要做的投资是国家认可的海外投资,外汇应该不成问题。”孔丹说,现在很多金融机构都会为国企提供支持,但总体上说,中信是一家自主决策的商业公司,收购行为还是市场化为主,由企业自主决策。所以未来收购资源的标准依然是看其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重视盈利与回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