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20峰会:打雷未必会下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7日 08:29  21世纪经济报道

  范慧勇

  专栏作者

G20峰会:打雷未必会下雨
范慧勇的专栏范慧勇,现居英国伦敦,曾供职于《21世纪经济报道》。大学专业是法律,毕业后从事新闻,平日喜爱研读历史、哲学和艺术。如今身处英国,感受着昔日帝国的社会脉动,有义务记录,供同行者镜鉴。G20峰会:打雷未必会下雨-2009-3-17英国养老金“一国两制”-2008-12-23英国的减税“定时炸弹”-2008-11-27警惕布朗“中国出资救市论”-2008-11-13奥巴马的组阁接班难题-2008-11-10

  当我敲打键盘的时候,位于正南方50公里开外的英国小镇霍舍姆附近一座新詹姆斯一世风格的豪华酒店里,G20的财长、央行行长以及国际主要金融组织的领导们刚刚轮流宣读完各自的公文,已经步出会场正在摆拍“全家福”。与会代表们上周末两天不辞辛劳最直接的目标是为他们的老板——G20的元首们——在两周后也就是4月2日位于伦敦东区泰晤士河畔那场为期仅有几个小时的高峰会后,能够向全世界发表一份联合公报,表明他们团结一致战胜经济危机的决心。

  自从3个月前主动请缨争取到伦敦峰会的主办权后,英国首相布朗在不同的场合表示,希望通过峰会促成“世界新政”,从而达到他“拯救世界”的目的。但是这一场耗资5000万英镑(4.8亿人民币)的世界政要“派对秀”能否达成具体有效的经济复苏计划并被付诸实施,从刚刚结束的财长、行长峰会发布的堂而皇之的外交辞令来看,还是些老生常谈的议题。与会的官员表示,万一4月2日的峰会无法达成其它具体措施,至少有“大幅增加IMF财力”这项保底协议。

  尽管笔者深知此次经济危机肆虐背后那千丝万缕的全球化连锁效应,必须经由世界各国协同才有可能走出困境。然而正像3个月前的华盛顿峰会一样,伦敦峰会也只是一个喧嚣的舞池,主办方昂贵优雅的舞曲终将被淹没在与会各方杂乱的舞步声中。

  “政治秀”

  “开会的教义是:做无用的事好过不做事”,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在他那经典地梳理了美国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前夕股市全线崩溃惨况的《1929年大崩盘(The Great Crash 1929)》 一书中,用了至少4页的篇幅(全书内容只有200页,1992年英国企鹅出版社英文版)阐述他对没完没了的各种会议的观点,“没有哪个的政客能够以袖手旁观的姿态来证明自己的责任心”。

  历史重复着1929之后的故事,如今世界各地、各国上下关于纾困经济危机的会议此起彼伏。笔者一贯支持那些力图解决实际问题的业务会议和头脑风暴式的思想激荡,类似于1943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等冒着生命危险聚集德黑兰做战略拍板的会议,或者像1944年那次精心准备、成果丰硕、甚至拖垮了经济学家凯恩斯身体(这点我不赞成)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等。但是类似于那些仓促行事、却又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官僚政客秀,我就不多恭维了,比如布朗大人提议的华盛顿峰会和他慷纳税人之慨做东的伦敦峰会。

  首先,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两次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参加会议只是表表态而已。华盛顿峰会的情形大家都清楚,美国适逢总统交接期——小布什无心恋战,奥巴马尚未加冕,因而会议只是联合发布了一纸公文。再看此次会议,除了美欧严重的分歧之外,奥巴马的发言人竟不止一次表示“美国将不会深入讨论具体的承诺”,尽管事后适当圆场但白宫的姿态已是尽人皆知。另外,英国内阁秘书长奥唐奈(Sir Gus O'Donnell)在上周的一度抨击美国总统交接体制(参见前文《奥巴马的组阁接班难题》) 的“绝对疯狂”: “一个人也没有,你无法相信那(白宫)有多么困难”。奥巴马政府需要从零开始任命新阁员,势必造成了决策真空。因而白宫是否有刺激经济、加强金融监管的实施细则,仍是个谜?

  第二,东道主英国内部的是是非非,让布朗这位宣称要推行“世界新政”的世界拯救者的信用大打折扣。<1

  范慧勇

  P>其一,根据近两三个月的各大民调,布朗领导的工党支持率徘徊在28%左右,远低于在野保守党的43%上下。面对不远的大选局面,布朗急于通过主办伦敦峰会展现其领导力,为了提振民意甚至将峰会的主题由“金融体系重建”改为“稳定、增长、就业”。然而民众并不买账,纳税人更关心布朗用来“开派对”的5000万英镑是否打了水漂?要知道5000万英镑是英国200万失业人口差不多一星期的福利补助。从上周末一项民调来看,将近92%的民众(Evening Standard)认为伦敦G20峰会将一事无成。

  其二,英国自己的救市措施并不十分灵验,布朗的一系列方案(参见本专栏其他文章)只是暂时稳定着金融市场,至于缓解商业信贷饥渴、稳定楼市、减缓实业等救市承诺基本落空,削减增值税等刺激经济的策略几无成效,英镑大幅贬值、央行开动印钞机的政策将英国领入不可测的未来……,布朗的政策到目前非但没有挽救英国经济,反而使英国债务剧增。其三,随着英国议会对金融危机听证调查的不断深入,直接或间接导致英国次贷金融危机的线索、证据逐渐浮出水面,其中越来越多地指向1997年到2007年担任财政大臣的布朗。另外还有峰会东道主的英国私下将与会20国分成主次两个等级的做法被曝光后的外交波澜等等。试想,难以让本国公民信服的布朗,怎能让世界信服他试图主导的“新政”呢?

  第三,但远不是最后,从世界各个金融监管组织的角度看,仓促的、纷争的伦敦峰会将成过眼烟云,雷声大雨点小。此轮金融危机的爆发,事实本身已经证明了当前的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组织,如IMF、世界银行、金融稳定论坛(FSF)以及各大国央行、金融证券监管机构和财政部门等,在金融预警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失败。改革切实意味着世界金融秩序的重建,然而美国、英国和其他传统金融列强尚未做好准备,类似与3月13日瑞士宣布放宽银行保密制度的历史性让步,也是倍受美、英、德、法等欺凌的无奈之举;他们下一个祭刀的将是世界各地的避税天堂,像卢森堡、列支敦士登还有瑞士等小国家肯定先被鱼肉,而英、美、法等国的离岸属地或许无恙?在如此金融列强的体制下,实质性的改革至少不会再美、英等东道地主的屋檐下发生。

  对照加尔布雷思在《1929年大崩盘》书中所述,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本轮经济危机不仅在诱因还是表现上都和80年前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如今的危机受全球化影响更加国际化、托信息技术的便利市场脾性更加暴烈。然而国际政客们并没有因为国际化而更加协同、没有因信息化而删减繁冗的文山会海。

  议题之争

  自从3个月前的华盛顿G20峰会以来,几乎所有与会国家的经济状况都比会前更加严峻:各国采取的货币政策中,利率政策已是强弩之末,而开动印钞机增加货币供应量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遗症;积极的财政政策中,无论是增加投入刺激经济还是调整税率扩大消费,对于大多数已经积债如山的欧美国家而言可谓饮鸩止渴。

  残酷的现实让人们对伦敦峰会寄予更高的期望,笔者从不怀疑英国首相布朗自从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积极奔走力图“拯救世界”的善意和盛情邀请,以及各国政要急于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决心。然而G20每个国家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程度各不相同,前来参会的目的自然各不相同,正像危机开始后各国自扫门前雪一样,峰会的议题也是众口难调。<

  范慧勇

  P>比如金融危机的源头美国和其跟班垫背的英国等,逐渐暴露出危机前夕金融监管的漏洞,以至于机构亏损、金融诈骗丑闻接踵而来,本应加强金融监管,却提议各国应采取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帮助世界经济摆脱危机。而严重依赖出口作为需求来源的国家如德国、法国等,本应持续刺激经济复苏的国家,却认为自己“已经进行了足够的投资刺激经济”,“下一步全球应当侧重于强化金融监管”。

  不难看出来,这场美英PK德法的“峰会议题之争”的逻辑——多替对方着想——似乎体现着发达国家大公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实则暗自指责对方的过错,并认为对方做的远远不够。

  相比之下,有“金砖四国”之称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呼吁的峰会议题——提高新兴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地位,意在构建世界金融的新秩序,毫不谦让得合情合理。

  相互争执之下,还是作为东道主的英国深谙世故,干脆来个“求同存异”,提出了峰会议题的三个基本点:首先是各国达成进一步推进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其次是推动建立更加有效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最后是注资并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使其有效救助求援国等。

  可是东道主“求同存异”的结果却和去年底的华盛顿G20峰会原则性的联合公报“全同无异”—— 好一个世界人民大团结、其乐融融——到头来几乎重申了上一次峰会的联合公报。既然这样,又何必兴师动众劳驾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各个要务缠身的元首们忍受飞行数小时的奔波之苦,只是来伦敦握握手、拍个照片呢?

  阳春3月,伦敦街头G20的彩旗招展,布朗得以沉浸在风花雪月的春梦,暂时不用直面10多年来由他主导摆放的、如今连锁倾倒的多米诺迷阵。然而,4月2日夜幕降临,当各大元首们怀揣一纸公文起驾回朝、暂别香槟盛宴镁光灯之后,依然要面对各自的门前雪。而布朗也不得不直面英国人类似对格林斯潘或皇家苏格兰银行(RBS)前任CEO古德温(Fred Goodwin)等雷人的责问,他能全身而退吗?G20伦敦峰会或许是他最后的王牌。

    相关专题:

    2009伦敦G20金融峰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