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树辉
继首开中国内地“红包”先河之后,东莞市有望再次跟进国内掀起的发放消费券热潮。
一份有关发放消费券工作构想的考察报告已由东莞市经贸委牵头完成,并上报至东莞市委。该局贸易流通科科长刘锦棠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这份工作构想能否转化为现实,仍需等待东莞市委、市政府最后定夺。
发放消费券意在刺激消费
去年,东莞市曾拿出一部分财政收入向低收入人口派发总额达1.9亿余元的红包,令近20万困难群众受惠,在中国内地首开先河。不过,与上次发放红包来补贴物价不同,此次东莞酝酿发放消费券意在刺激和鼓励消费。
来自东莞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东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00.01亿元。2007年该数据提升至695.89亿元,2008年该数据再攀新高838.23亿元。不过,这种迅速增长的势头从去年10月份开始回落。
由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率领经贸考察团本月初展开了为期一周的浙、皖之行,重点了解政府帮扶民营企业及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考察归来后,经贸局已将杭州发放消费券的经验和做法写进考察报告并提交给了市委综合科。
刘锦棠14日做客东莞“阳光热线”节目时表示,东莞如果发放消费券,将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考虑分餐饮、家电、超市、便利店等不同类参与,以最大限度拉动消费。
尚无详细方案
东莞现有1200多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70多万,常住人口600多万。到底该向哪些人群发放什么类型的消费券,目前还没有详细方案。
东莞市经贸局副局长叶葆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在运作方式上,东莞和杭州等地会有所区别,东莞主要还是考虑整合商家的资源,让商家来搞,政府更多的是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而在派发对象上,经贸局也考虑到新莞人的诉求,希望新莞人也有份。
在广东省内,目前广州市已经由企业牵头发放旅游消费券的做法。
被媒体称为提出发放旅游消费券“广东第一人”的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鲁开垠向本报表示,派发消费券主要取决于财政支付能力,政府和企业联手发放消费券也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东莞市委党校副教授王学敏表示,目前东莞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但由于人口结构太复杂和外来人口过多,适合其他城市的举措不一定同样适合东莞,政府更应该在完善低保、社保制度和服务就业上多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