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褚时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 20:24  《新财经》

  《新财经》:您怎么看待自己的经历?

  褚时健:我觉得人嘛,就要认真做事,要有人格,不管做大事小事,要把它做成。做事情要对社会多一些了解,这样,你的判断就会准确一些。人嘛,为自己好也要对别人好,不然你的命再好,事情也做不了。

  《新财经》:如果不是1958年的运动,您现在也许是一个政府官员?

  褚时健:到哀牢山那一带好,我坐办公室么坐不住,我要有事情做。

  《新财经》:就记者采访了解,当地很多老百姓很崇敬您,也很感激您。

  褚时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提出了“增百计划”,即一年一个人增加一百元的收入,要完成这个目标很难,所以政府也希望种烟。种烟后人们生活改善了,有些宽裕的地方甚至可以盖砖房了。没种烟以前,没这个条件。

  《新财经》:经历了那么多,一直撑到今天,您靠的是什么?

  褚时健:尽管在人生中碰到了一些坎坷,还是有路可以走,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所作为。

  《新财经》:这么多年,您见过各种各样的人,您怎么看人性?

  褚时健:最初,人都像小娃娃,就知道肚子饿,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为了自保。更深一点,为了生存下去,需要大家共同生活,如果拆散了,大家都完蛋。当一个人懂得这个东西以后,他的价值就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济上的损失可以赚回来,但传统道德上失去的是赚不回来的。(“文化大革命”)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得太恶劣,这需要靠制度、教育慢慢培植、改善,整个社会氛围慢慢好起来,对人的影响是好的,人也就有了良知。

  《新财经》:目前,烟草业在云南的经济中占据着怎样的比重?

  褚时健:在1994、1995年,烟草业直接、间接创造的收入占到省财政的80%,但对外公布的是70%。云南优势也很多,但是,没有投资成不了产业,农民也没有收入。种烟叶嘛,过春节准备,到7、8月份就有钱了,从(上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的十年期间,云南烟草业增长了180%,现在农村还是靠种烟赚钱过日子。云南只有大理、丽江、石林一带交通比较方便,发展旅游还可以。

  《新财经》: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2009年又是建国六十周年,您怎么看中国这几十年的变化?

  褚时健:改革开放后,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感觉我们这种人可以干事了。政府高层也在接受变化,不断总结,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作为过来人,平心静气地讲,这几十年总体上是在向前进,而且前进的步伐还不小。

  马静芬: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像过去那样,不准做生意,不准这样,不准那样,我们绝对过不去,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精神面貌也肯定不如现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