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前2个月信贷增长2.69万亿 大型银行占比大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 02:00  东方网

  夏晨

  两轮驱动2.69万亿信贷井喷

   2.69万亿!这是今年1至2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的增量,同比多增1.64万亿元,与全球其他国家信贷紧缩形成鲜明对比。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新增贷款要达到5万亿元以上。仅仅两个月时间,银行业金融机构就完成了约一半的任务。

   今年1至2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的增量为2.69万亿元,存款增量为3.16万亿元;据此可知,增量存贷比达到85%,银行业的资金运用体现出明显的“早投放、早收益”特征。

   2月份人民币信贷继续高增长,“春节因素并不是主要原因,而票据融资和中长期贷款双双快速增加则是主要驱动力”。3月12日,交通银行研究部仇高擎说。

   在“双轮驱动”2.69万亿信贷的阵营中,五家大型银行(工、农、中、建、交)担当绝对主力。3月12日,农业银行表示,今年前两个月,该行本外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2810亿元,同比多增1593亿元。

   而一家东部经济大省的数据显示,2月份,五大行的新增贷款份额高达70%;今年前两个月,该省五家大行已超额完成全年的贷款新增计划。

   “今年上半年是国有银行的黄金时期,他们可以大展身手;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能做陪衬,城商行、农信社更惨,只能拾遗补缺。”3月12日,一家股份制上市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直言。

   双轮驱动

   2月信贷再创多项记录。

   仇高擎表示,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7 %,增幅比上月末高2.84 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再创近年新高;从新增贷款绝对额看,尽管比上月有所下降,但当月新增贷款仍然高达1.07万亿元,同比多增8266 亿元,创历史当月新高。

   3月12日,工商银行某一级分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截至今年2月末,在该分行的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约占40%,对公贷款约40%(其中,项目贷款占20%,房地产开发贷款占15%),个人消费贷款占25%,流动资金贷款出现一定负增长。

   由此可见,推动上述工行一级分行信贷增长的是票据融资和对公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而全国情况亦然。

   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03万亿元,同比多增793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8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67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870亿元。

   “从对公贷款的情况看,虽然其中的中长期贷款占比稳定在46%左右、增量占比还有所下降,但对公中长期贷款的绝对增量相当高。”仇高擎表示,2月份这一数字为3678亿元,为近年当月的最高水平。

   1-2月合计,对公中长期贷款新增8907亿元,比去年同期高出65%,“这说明我国保增长、拉内需的政策对投资、信贷的拉动作用已经比较充分地显现”。仇高擎续称。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票据融资增长4870亿元,虽比上月有所少增,但在对公新增贷款中的比重超过上月,达到47%,绝对额和增量占比继去年11月之后均再创近年新高。

   多位银行和监管人士称,票据融资持续大幅增加,乃是银行和企业出于降低融资成本的考虑,更多的使用票据融资替代短期贷款。

   其次,银行在保增长的同时,也需要保利润,必须做大资产规模,“而很多项目贷款在1月份集中投放,2月份的投放则相对平稳,略有下降,所以票据融资成为一些大型银行2月份的主攻方向”。3月12日,东部某省的银行监管官员说。

   仇高擎也表示,因为商业银行在经济走势不够明朗、资金面较为宽松、前期央票等其他投资工具发行量偏少的情况下,加大了发展风险较小但收益相对(超额准备)较高的票据融资的力度,以便以信贷投放的量弥补利差收窄对收益的影响。

   此外,1月份的信贷激增令商业银行对后续是否有窗口指导而心存担忧,而票据融资期限短、流动性强,属于“攻守兼备”的信贷业务品种,便于商业银行在尽早“抢占规模”的同时,应对形势和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

   仇高擎表示,未来几个月,商业银行信贷增量将比前几个月显著减少、但仍会有一定的水准,而增速也将有所放缓。接下来商业银行对其他一些项目和制造业、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会更加谨慎地进行甄别。

   大行“黄金时期”

   大型银行继续享受着“美好时光”。

   以前述东部省份为例,五家大型银行在新增贷款中的份额占比,已由1月份的60%,跃升至2月份的70%左右。随着市场份额的上升,该省的大型银行也顺利完成了全年的信贷新增计划。

   此前,工行高层表示,要力争一季度完成全年信贷增长计划的45%。而农行明确提出,上半年信贷投放不得低于全年计划的75%。

   今年,农业银行安排信贷投放计划4800亿元,比去年实际投放量增加30%。而今年前两个月,农行本外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2810亿元,同比多增159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9%,距离上半年75%的计划只有一步之遥。

   前两个月,“国有大行的一些分行完成全年计划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在(大的)项目贷款方面,大行占据绝对优势”。前述股份制上市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直言,如果说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同时竞争一个制造业客户,股份制银行就会想出很多优惠条件,会比国有银行有优势;但在大项目上,股份制银行则没有优势可言。

   农行正享受着大行优势带来的“快乐”。3月12日,农行表示,为确保信贷资金投得出、投得快、投得准,自去年11月份以来,从东部沿海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巡回开展营销。

   目前,农行已陆续和1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重点行业等领域的项目1100余个,项目总投资5万余亿元,其中农业银行拟参与融资1.2万亿元。如今,19个协议涉及的项目中,近60%已正式启动。

   “贷款上不去,我有一个强烈的预感,今年对股份制银行的打击会比较大。”上述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说。他所在的股份制银行,属于“第二梯队”的佼佼者之一,但该行1月份的信贷增量中大部分为票据融资。

   在江浙地区,“接下来,我们的方向是,一要设法竞争一点项目贷款;二是集中精力摸清定位,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做中小企业”。上述副行长称,为此,“我们可以让利,以前贷款利率上浮的,现在可以不上浮”。

   在江浙地区,一些小型城商行、农信社的日子更加难过。这些小型银行业机构资金宽裕,但难以觅得风险可控的信贷投向。

   “2月份,一些农信社80%的信贷增量是票据融资,而且这些票据并非来自于本地市场,而是浙江市场,如杭州。”3月11日,东部沿海一位银行监管人士透露。

   ROA压力

   货币政策方面,仇高擎维持央行年内可能小幅降息的判断。

   但他认为,降息的具体时间选择要综合考虑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和全球经济走势而定。而作为降息的“替代措施”,也不排除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扩大贷款基准利率下浮幅度的可能。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幅降低的可能性减弱,但不排除适度降低或者差别性降低的可能。

   一方面,实质性贷款的高增长恐难以持续,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走势,可能令商业银行的资金更加宽裕。如此一来,今年商业银行的ROA(资产收益率)恐不会好看。

   仇高擎表示,虽然,贷款增长持续提速,为商业银行增加利息收入奠定了“量”的基础;但另一方面,考虑到新增贷款中有相当部分是利率较低的票据融资,以及相当比例按揭贷款的利率下浮,加之利率市场化可能会有新的动作,商业银行利差收窄的幅度可能会超过预期。

   实际上,一些中小银行也改变了对票据融资的操作模式。前述东部沿海的银行监管人士透露,因为利润太低,今年,辖内一家股份制银行将票据融资的新增计划设定为零。

   虽然ROA面临压力,但仇高擎表示,短期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特别是不良资产率不会显著恶化、上升。

   而基于风险防控的考虑,商业银行在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信贷投放中,一是瞄准4万亿投资中的优质项目,二是继续投向传统的信贷“洼地”。

   而一些东部省份更是集两者于一身,既是经济大省,也是投资大省。如江苏省,公开信息显示,自2008年11月份以来,该省新开工项目约2400个,总投资近4000亿元;而截至2009年末,江苏省级财政将安排资金2000亿元,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这两个月江浙地区的贷款增长很厉害,经济大省的政府信誉好,财力也比较雄厚。”前述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表示。

   商业银行的“集体理性”造成一个现状,目前,以政府投融资平台为主体的政府背景贷款增速迅猛。对此,某中小上市银行一级分行人士直言,此类贷款在金融机构信贷总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授信集中度风险加大。

   近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监管部门计划开展对相关行业项目贷款增长和风险状况的调研分析,主要包括房地产、机场、电力行业、城市基建、公路、铁路、协议授信等多个方面。

   “因为有一些投资项目实际上属于超前建设,短期内还不能形成效益,银行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3月12日,一家中小上市银行高层直言。包括这位高层在内的多位银行业内人士称,目前银行业需要把解决当前问题和防范长远风险、商业可持续的目标统筹起来考虑,做到保增长和防风险相结合。

   而一些理性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告别“盲从”心态,在营销项目贷款时,更为关注具有政府背景、财政支持的基础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配套;而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则关注当地政府的财力水平,设置门槛值,如果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较低,则不再考虑新增平台企业的贷款。(本报记者蒋云翔对本文亦有贡献)(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专题:

    2009年2月经济运行数据公布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