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志列,中国特种计算机行业的创始人之一,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深圳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被评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以及“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经济人物”之一,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深圳的30个经济人物”之一。
特种计算机,一个让大家感到陌生的名词。
与它一样陌生的,还有“陈志列”这个名字,直到2007年。
有人将陈志列比喻为一匹黑马,在2007年冲入社会公众和媒体的视线,独自揽下“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和评委会特设的“年度创新人物”两项大奖,成为“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开设8年以来,独揽两项殊荣的第一人。十五年间,他将只有五个人、两间房的企业带领成为国内特种计算机行业的领导者,成为该行业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他既是典型的“理工男”,计算机科班出身,对技术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但又高大帅气,口才极好,参与财经节目时风头不输给主持人。
他十多年埋头于技术自主创新,甘于忍受寂寞;但对于企业的未来却“野心”勃勃——要做就做世界第一。
陈志列是个风格鲜明的人。在他身上,低调和高调、稳健和雄心有着几近完美的结合。
特种计算机领域的“中国创造”
陈志列1990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分配到被分配到原航空工业部担任工程师,如果就这么一直工作下去,他的目标就是成为这里的高级工程师。但两年后,他被借调到深圳,为台湾代理商新设的分公司进行技术服务。在深圳,他感受到了浓厚的创业氛围。
说起当时深圳的创业大潮,陈志列记忆依然清晰:“有时候一桌人吃饭五六个人,他们拿新名片给我,很多人都换单位了,说我们都开公司了,老陈你也开公司吧。”这种前仆后继开创事业的热潮感染了陈志列,再加上在外企遭遇的“天花板”困境,他动心了。
然而在那个年代,放弃部委工程师的职位去创业,还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需要仔细衡量。于是,他每天一下班后,就在家里细想这事,和妻子两人在切菜板上逐条写下创业的利弊,权衡再三。四个月之后,他决定创业,并希望把自己的企业变成研究的发源地,所以取名“研祥”。
除了开创事业的冲动,一种对技术创新的执着也是他创业的源动力之一。特种计算机,是一种区别与家用、办公用的计算机,主要指工业计算机和军用计算机。这类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涵盖了国家各行各业。早在借调台湾企业时,陈志列就发现了特种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特种计算机技术上的门槛,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尚没有过多竞争者的“蓝海”。
尽管如此,在创业过程中,陈志列依然感到“每一天都很艰难”。而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处理第一桶金。”最后,经他的认真思考和其他团队成员的同意,将挣来的3000万元完全投入技术和品牌的自主研发。
这个关键一步也为日后研祥和“中国创造”紧密联系在一起,奠定了基础。此后的十五年,研祥就一直致力于特种计算机领域里的核心技术的研发,并为此健全了中国最强大的嵌入式技术研发中心,为的就是让研祥的产品不仅是中国制造,更重要的是成为“中国创造”。
现如今,研祥已经成为特种计算机领域国内的第一和全球第三大品牌,在石油石化、通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烟草、金融、能源电力、煤矿安全、安防、博彩、医疗设备、工业现场等各行各业都替代了进口产品。现在,每两台ATM自动取款机的核心部件中,就有一台是研祥制造;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加油机中70%的控制主机是由研祥制造!北京奥运会期间,地铁的全网自动售票检票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采用的都是研祥的产品。研祥的产品,在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沈阳等地铁中也普遍使用。
研祥成立以前,中国内地的工业用嵌入式计算机用的几乎都是国外和台湾产品,通过十多年的努力,研祥掌握了该领域的核心技术,并在2007年推出了首创的特种计算机“天傲2007”。首创,便意味着拥有了对该产品的定价权。对此,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大奖对陈志列的颁奖词是:“他把行业标准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他对世界说,定价权,中国造。”
干活比花钱乐趣更大
陈志列考大学时没发挥好,上了沈阳的一所大学。因此他也曾经懈怠过一阵子。现在说起大学生活,他依然说自己在大学里以玩为主,是成绩好的“坏”学生。常常是每学期先玩四个月,最后两个月借来同学的笔记集中突击。由于考试成绩往往好于借他笔记的人,以至于同学最后不愿意借他笔记了。但在研究生阶段,他对钻研技术的热情却给周围的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用“异常勤奋”来形容工作中的陈志列,并不为过。从学生时代起,他就有随身携带笔和小纸条的习惯,以便随时随地记录学习。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了现在。有时是在工作场合,有时是在饭桌上,突然受到什么启发或想到什么创意,他就会迅速掏出纸和笔记下来,然后将这些小纸条集中在自己家的床头柜里,隔上半个月或一个月就拿出来整理回顾下。
在技术攻关的时候,陈志列更是废寝忘食,甚至大年夜都是在单位过的。直到现在,他依然每天加班。他说他很少看电视,因为回到家里都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
这种勤奋的动力来自于对技术领先的追求。对于研祥集团的未来,陈志列有着清晰的勾勒和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在2017年成为这个行业的全球老大。“我觉得我的个人理想就像刘翔跨栏,跨完一个栏再接着一个栏。”陈志列说。
为了这个理想,陈志列非常注重公司团队的管理,并曾经出过一本《非经典管理》的畅销书。他认为所谓的“非经典管理”,就是不盲从西方的管理方法,而是采用适合中国并为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他的公司里,不允许员工叫他“陈总”,一律叫他“陈志列”;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一个开放交流的工作氛围。
相比与对技术和管理的执着,他对个人财富却不那么看重。“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心态是比较平和的,没有改革开放,我们这代人也不会有个人的财富。”
前不久,他做客国内某个知名论坛时说道:“我现在觉得挺好了,撞上改革开放,现在衣食无忧,而且口袋里钱也够活到下半辈子了,而且还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如果这个事情不是我想干的,我就离职了,就周游全国各地花钱去了。但是我觉得干活比花钱乐趣更大。除了这个理由,还能怎么解释我天天干活呢。如果我觉得到全世界各地花钱比我现在舒服,没有人挡着我。”
成就感来自社会价值
陈志列参与了许多公益事业,他对公益事业的热衷源自自己对农村艰苦生活的体验。“我在东北长大,西北上学。由于父亲走五七道路,我小时候是在辽宁最穷的农村长大的,因此对北方农村贫困程度深有体会,也觉得有义务去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因此,他所做的公益事业有相当一部分在西北。
2006年,陈志列担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常务理事,与其他企业家一起致力于改善和恢复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同年,他在得知西藏盲童学校的困境之后,捐资帮助西藏盲童解决手术经费问题。同年9月,他参与捐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举办的“童梦园”活动,该活动计划帮助在中国西部的10个省、自治区的32个县,为150个自然村的校外青少年及辍学儿童建立“非正规教育学习基地”。2008年元旦,陈志列又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工程”捐助三十万元现金。
除此之外,陈志列也对另一个群体予以了帮助,那就是大学生。因为在他看来,大学时光是人一生最重要和宝贵的时光之一,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深远。
从1999年至今,研祥集团针对广东河源市新源县、广西梧州、河南兰考等地区因贫困未能考取大学的青年学生,开展了技术扶贫工作。他们每年从这些地区招聘数十名贫困学生到研祥特种计算机生产基地进行技术培训。这些青年接受培训之后,回到家乡带动了当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建设,一部分还成为了当地信息化科研的骨干力量。
在陈志列看来,金钱所带来的快感十分有限。“挣钱挣到一定程度就没什么成就感了,睡着了以后不可能满世界滚,吃多了血脂高,你还想怎么着,但是往往是社会价值赋予人成就感,真的有成就感。”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