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晓忠
2月份CPI与PPI双降,是否意味着中国进入了通缩时代呢?
在此,需要正确厘清通缩定义,以及通缩是否如凯恩斯主义者所说的那么可怕。
通缩的一般定义是,市场流通中的货币下降,物价持续下跌与经济衰退交相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顾名思义,通缩的经济学解释仍然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市场货币供应量低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供应导致物价持续走低。
从最近几个月以来的货币供应量看,市场流通中的货币并没有下降,相反当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增加了市场货币供应量,货币流动性目前存在明显的充足甚至相对实体经济处于过剩的局面。如今年1月份1.62万亿元的信贷增速、18.79%的M2同比增速,以及12.02%的M0同比增速等都表明,当前市场的货币流动性存在明显的相对过剩局面。
一般地讲,充足的货币供应量是通胀最直接的动因;然而,相反的是伴随而来的CPI与PPI的持续走低乃至2月份的双双为负。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这种非理性现象的出现呢?笔者认为,一方面与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基数过高有直接关联。2008年的春节在2月份,而今年的春节则在1月份,这使得今年2月份的CPI和PPI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季节和基数干扰下的“失真”。另一方面,进一步反映了当前收入分配的失衡程度以及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错配程度,即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与居民间的失衡特征,客观上遏制了居民的可支配能力和消费能力,使得大量资金过度淤积于生产和投资领域,同时内外需(社会总需求)萎缩加剧了产能过剩的压力。
由此看来,中国经济或将面临两大明显的风险。其一,“过剩”货币供应量流窜炒作。这些由于信贷等派生出来的流动性受经济下滑很难找到合适的实体投资领域,从而很容易进入股市、债市甚至房市进行资产价格价差炒作。即在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实体经济趋冷与资本金融市场“热炒”的冰火两重天或将不可避免;如最近A股市场走出独立的行情,宽幅震荡等走势则充分反映了货币流动性发烫与上市公司业绩缺乏支持下的价差循环炒作问题。其二,实体经济层面的持续走弱与金融信贷市场的“热情高涨”,将进一步加剧金融等要素资源错配的风险,即信贷支持的投资项目是否属于高性价比的项目,是否能够保证信贷的安全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当前所表现出来的通缩是一个假命题。
首先,通缩与物价持续下跌并不是一回事。物价持续下跌并不意味着通缩。美国经济在1980年前后出现的经济滞胀,本身就证实了通缩是个假想敌,用货币、财政政策的双放松来应对货币乘数下降、信用创造萎缩,最终将加剧恶性通胀。因此,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理论上都应该避免财政、货币双放松政策。
其次,通缩与经济衰退形成恶性循环本身就带有明显的臆断成分。理论上讲,由于受成本边界的硬约束,物价不可能出现持续、无极限的单边下跌。一方面,从经济人的角度看,物价下跌边界是生产交易成本,任何一个生产者不可能也无法做到赔本兼吆喝。即便在特定条件下出现赔本交易,但也不具有可持续性。若最近受金融危机打击较大的全球汽车业,至今没有看到有一家汽车制造商赔本生产和销售汽车。
另一方面,物价持续下跌到成本以下时就不再是经济问题了,而是法律问题了。各国法律都有明确的规定,商品价格一般不能低于其生产成本;具体到国际市场,低于成本价出售商品则意味着倾销,将恶化各国的贸易条件。因此,亏本兼吆喝为法律所不允许。
另外,从现在公司治理结构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与债权人的强约束以及剩余资产最后索取权等,都制约了任何生产组织持续低于成本价生产和销售商品。
再次,放大通缩风险,树立通缩假想敌实际上是站在企业或资本的角度保护资本,通过财政、货币双放松等政策来保护资本方的利益。笔者认为,通缩(严格意义上是物价下跌)是对通胀的一种矫正,反映在物价上是体现了价格弹性。通胀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税,即通胀税。通过财政、货币双放松的政策反所谓的通缩假想敌,本身就存在保护落后、遏制经济体系内风险释放和干扰市场自我矫正与调节等问题。
一般地讲,在经济危机之下,势必有一部分效率低下的资本退出,而保留高效资本。所谓的通缩和经济衰退是一种淘汰落后、优化资源配置、矫正收入分配失衡的剧烈形式。
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全球性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凯恩斯主义繁殖最终的结果是拉长经济调整时间,增加经济陷入萧条的几率。
总之,就目前的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形势看,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意味着全球不可能陷入通缩陷阱;相反,各国政府不计成本地向市场释放货币供应量,则意味着全球经济将面临着相对较长时间的经济滞胀煎熬期。
(作者系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