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岛港总裁常德传:铁矿石原油进口止跌反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1日 03:04  第一财经日报

  宋蕾

  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港口业,目前在经济波动中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常德传日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从目前港口的进出口情况看,经济何时回暖尚不明朗,但铁矿石和原油的进口量在恢复增长,而集装箱出口量仍在大幅下滑。

  作为全球第一大铁矿石进口港,青岛港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铁矿石到港港口之一。常德传告诉本报记者,除原油、铁矿石外,目前煤炭进口量的增长也十分明显。而出口方面,集装箱货物的出口下行趋势仍然没有改变,钢材、化肥等产品的出口下滑趋势明显,这说明国内的经济状况要明显胜于外部。

  港口进出口状况在今年年初的表现能否用来判断经济大势?对于这一问题,常德传表示:“有的货种(吞吐量)今天涨了,明天又跌下来了。目前经济还处于震荡状态,无法判断。”但他认为,未来的趋势是矿产品的进口增幅会越来越明显。

  “中国是资源短缺的国家,势必利用国外的原材料,将来的依赖度只会越来越高。”常德传说。

  意在拉动经济增长的4万亿元投资,相当一部分投放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常德传认为,国内有些行业虽然暂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出现产能过剩,但从长远看,国内钢铁等基础产品的市场会越来越旺。

  他表示,今年港口的吞吐量是否能保持增长,主要看内需启动得如何,如果国内市场在今年能被成功拉动,那么进口原材料所支撑起的进出口总量还能保持低位增长。青岛港今年的预期目标是进出口总量达到5%的增速。

  回顾去年港口等相关行业所受的金融危机冲击,常德传称之为“大喜大悲”。他说,尤其是航运业,上半年是“钱来不及挣,要用麻袋装”;到了下半年,境况骤转,很多船都漂泊在海上,没有货物运。

  情况最严重时,青岛港在去年最高位时曾经积压铁矿石1600万吨,装满的原油罐也在港口重重堆积。

  为应对危机,常德传表示,青岛港已与钢铁企业“抱团取暖”。青岛港与山东境内的济钢、莱钢、泰钢等大型钢企及部分中小型钢企结成了战略联盟,帮助它们联系订单。钢企有了订单后,青岛港就迅速帮助其转运货物出港,从运输到装卸、报关检验提供迅捷的服务。

  他还表示,青岛港还要帮助下游企业分析政策,为企业提供收费优惠,适当降低一些费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