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垂直整合成中国光伏业度冬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12:14  上海商报

  商报记者 周洲

  当西班牙人面对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供应商迁延发货的态度不得不忍气吞声的时候,在2008年6月达到狂热状态的中国光伏产业,却悄然揭开进入冬天的序幕。至2008年年末,国内有超过300家组件企业倒闭、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商去年第四季度停工并于去年12月份裁员……现在,行业垂直整合正暗潮涌动,这或许是光伏业未来的希望和方向。

  暴利

  80%毛利和2.5倍利润诱惑

  2008年初,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现货报价达到400美元/千克,差不多和白银一样昂贵。

  在一家投资公司任职的风投资深分析师张琦对记者称,在光伏业内,长期供货协议的产品价格虽然比每公斤400美元要低得多,但也能达到这个数额的50%,即每千克200-250美元左右。

  据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物理学博士(凝聚态方向)胡颖莹的估算,国际多晶硅大型生产商的总成本,最多只有50美元,有些甚至低于30美元;中国本土已经存在的多晶硅生产商,技术水平和规模效应都不及国外,总成本在80-100美元之间。即使这样,中国本土光伏多晶硅生产商也足以获得2.5倍的利润。

  实际上,太阳能行业70%以上的利润都被多晶硅生产商拿走了,剩下的30%则由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商瓜分。而中国国内的光伏业企业,超过80%的企业是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商。

  为了能在这个有着巨大利润空间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许多中国企业纷纷上马多晶硅生产项目。但是,多晶硅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产能建设耗资非常巨大。以江西赛维LDK为例,为了建设两个累计产能1.6万吨的多晶硅工厂,资本开支预算是17亿美元,这还是在江西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的结果。

  多晶硅产能建设周期漫长,10000吨级的工厂至少要花费20-24个月,建成之后还要花费超过半年的时间来调试。也就是说,从开工建设到达产,可能花费25-30个月。即使花费了巨额金钱和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队伍,生产出来的多晶硅质量也不会好。

  问题出现了:钱从哪儿来?能否从资本市场及时融资?能否赢得分析师与投资者的信赖?都成了他们最为迫切的任务。

  机遇

  来自欧洲的巨大消费市场

  有需求才会有暴利,来自欧洲的巨大需求撑起了光伏业的帝国。

  2008年以前,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消费国是德国,曾经长期占据世界安装量的一半。主张环境保护的绿党在德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2004年就拟定了“十万屋顶计划”和企业级、公用事业级的太阳能电站扶持计划,给予很高的上网电价补贴,德国的银行业也非常重视对太阳能项目的贷款。

  从自然条件来看,德国日照时间较短,冬天冰雪覆盖时间很长,并不属于发展太阳能的理想地区;但是在绿党和环保组织的大力推动之下,德国关闭了大部分核电站,转而以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的替代能源。如果没有德国的政策,太阳能产业要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是这个行业对资金投入的需求几乎是个黑洞。

  欧洲的另外一个大客户就是西班牙,它在2008年接过了已经有点力不从心的德国对光伏业巨大需求的接力棒。西班牙加入太阳能市场比德国晚,但上升势头明显,在2008年已经取代德国成为第一大光伏电池消费国,估计消耗了全球30%-50%的光伏电池。

  西班牙议会出台了全球最慷慨的太阳能电价补贴政策,当地的日照条件明显好于德国,再加上西班牙本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于是这个国家就变成了全球太阳能电池商家的乐园。

  正因为西班牙国内对太阳能光伏业的巨大需求,西班牙的安装商有时候甚至先把现金打入中国厂家的账户,这使当时的中国厂家根本不去顾及信誉问题,出现发货拖欠现象,而西班牙人也只好忍气吞声。至于产品质量更难以顾及,这成为后来“清算”的理由。

  在2008年上半年,由于德国和西班牙前赴后继的需求,光伏业到达巅峰。

  裂缝

  汇率、需求和融资凸显问题

  在2008年上半年至7月份,有两个因素开始对如日中天的光伏业形成实际负面影响。其中第一个,就是欧元汇率;第二个更为致命的因素是西班牙对光伏电池的补贴政策有了调整。

  去年4月,欧元汇率开始下跌。在两个月内,其汇率下跌了15%,这影响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张琦说,当时国内大部分企业并没有重视欧元的贬值,很多高层人士甚至认为欧元很快将企稳回升,因为美国正在面临经济危机,而欧洲经济比美国要好很多,如此一来,美元很可能相对欧元贬值,与此同时人民币也会相对欧元贬值。

  但到去年10月份,美元去杠杆化交易进入高潮阶段,欧元持续贬值,给中国企业带来了重大负面影响,而那些从美国或日本进口多晶硅原材料、又向欧洲销售电池组件的厂商,蒙受了双重的汇率打击,损失重大。

  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与西班牙对光伏电池的补贴政策出现变化对国内光伏业造成的损失一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张琦说,西班牙政府发现该国企业和居民安装光伏电池的热情过于踊跃,政府很快不堪重负,随后开始酝酿限制太阳能安装的计划。当时传闻,西班牙议会将通过新的法案,将2009年的光伏电池安装量限制在50万KW以下,而2008年该国已经进口了超过100万KW的光伏电池。如果这一计划成为现实,西班牙市场将萎缩50%-70%,依靠西班牙吃饭的大量中国厂商将面临灭顶之灾。

  到了去年10月,欧洲各国的信贷环境日趋恶化,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都很难为太阳能电池安装获得足够的贷款。所谓祸不单行,中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的种种问题,比如质量不稳定,安全系数低,售后服务迟缓,甚至不按时发货……这些平时积累的问题在去年10月开始爆发,欧洲客户不再理睬中国的中小生产商,给大生产商的订单条件也苛刻了很多。有时他们宁可购买昂贵的欧洲光伏电池,也不愿购买价格低10%-20%的中国光伏电池。

  此时,对光伏业可说是生死攸关的第三个负面消息也不期而至——那就是融资问题。自从去年9月22日,赛维LDK在高盛和瑞银的帮助之下发行了1.9亿美元的新股后,再也没有一个中国太阳能企业能从华尔街上圈到一分钱。

  去年10月后,在汇率、需求和融资三管齐下的背景下,光伏业的骄傲戛然而止。

  结果

  350家光伏企业倒闭歇业

  去年12月,张琦去了无锡尚德做评估。“尚德在去年第四季度因为产能闲置开始减产,并在随后不久停工;去年12月份,国外需求没有起色,尚德裁掉1/3员工。”张琦说。

  据了解,尚德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商。2008年,中国生产的光伏电池,估计在300万-400万KW之间,占全球的一半还多。然而这些电池中的绝大部分都销往欧洲大陆,少量销往美国,本土消费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欧洲需求的大量减少及融资方面的巨大困难,让尚德陷入困境;而尚德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光伏业企业的缩影。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2008年至2010年的多晶硅产量分别达到4000吨、10000吨、30000吨。2005年半导体级多晶硅的需求约为1.9万吨,目前半导体行业进入到缓慢增长过程,年均增速在5%-8%之间。按6.5%的需求增速计算,对应的2008-2010年的半导体级多晶硅需求分别为2.20万吨、2.31万吨、2.42万吨。由此推算2010年中国多晶硅市场将供大于求。此外,多晶硅价格也由2008年初的每千克约428美元跌至截至去年12月的约120美元。

  在上述因素的同时作用下,截至2008年年底,已有350家光伏产业组件企业倒闭歇业,至今已经只剩下约50家。

  希望

  并购整合还是拉动内需

  2009年3月2日,光伏组件龙头厂商Q-Cells与排名全球第二的光伏硅片制造商Renewable Energy Corp(REC)正酝酿合并。两家公司希望借此实现太阳能供应链的垂直整合,业内预期,此项合并案或许是全球光伏业市场未来重振的方向。

  “光伏业的并购洗牌有可能会提前出现,尤其是一些中小光伏组件厂商已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订单流失、资金紧张等。”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魏启东表示,光伏业并购、洗牌的走向最终还要看市场需求。如果市场需求不衰减,并购、洗牌就会推迟。

  现在,市场需求已经大幅剧减!

  除了业务构成类似的企业合并以外,更可行的办法是着眼国内市场,切合实际的拉动内需。但是,拉动内需唯一的办法是降光伏发电成本最终到达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每千瓦时成本为普通居民用电的8倍以上。

  不过,最近一份由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议通过后,再由无锡尚德、常州天合负责完善的《2012年光伏发电一元一度电的科研专项》已上报国家科技部。该报告称,2012年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将降到1元/度。

  如果能够顺利降低发电成本,那么度过危机就没有悬念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