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谈我国进出口贸易新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10:41  中国质量新闻网

  走中国特色的对外经济发展道路

  ——全国政协委员谈我国进出口贸易新机遇

  本报记者 孙霞云

  “面对外部需求急剧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严峻形势,要加大对进出口工作的支持力度,清理和调整外贸政策,改善贸易条件。要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9年,中国将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绝不“放松出口”,力保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严峻形势。

  促出口、保稳定的对外贸易政策,体现出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新思路。

  加工贸易再发展的最好时机

  在温州金帝鞋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湖南姑娘王启云一丝不苟地上着面胶———先将刷子蘸上胶水,再仔细地涂抹在鞋底边沿。为了确保对准胶位,她尽量用力均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加工贸易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像王启云一样加入了这个大潮。作为一种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有效方式,加工贸易在解决就业、促进外贸增长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我国目前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3000万~4000万人,加工贸易相关配套产业就业人数5000~6000万人。但是,在加工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加剧了国际间贸易摩擦等。转型升级加工贸易这一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当前是我国促进加工贸易的最好时机,也是稳定外贸出口、扩大外贸进口的最好时机,更是吸引外资的最好时机。我们要在继续扩大经济开放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对外经济发展道路。”全国政协委员、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3月5日在经济界别小组讨论会上的一番话,引起了许多委员的共鸣。

  魏建国表示,保出口就是保就业,中国劳动力的“载体”———加工贸易必须保住。国务院最近同意继续搞加工贸易区,非常符合我国国情。关键是要根据我们国家的环境、产业布局进行调整,有保有压,“两高一资”的不能出口。要从销路、产品等角度进行研究,加强引导。同时,对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而言,必须抓住机遇,向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环节和自主品牌发展,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

  全国政协委员、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认为,加工贸易过去挣外汇,现在解决就业。加工贸易再发展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国家政策必须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为扩大出口,国家去年一年就三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再加上人民币汇率风险,加工贸易企业损失较大。二是我国加工贸易过去有成本优势,但现在周边国家的成本更低。三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较高,一些中小企业一时难以承担,应在加工贸易区集中建立污染治理设施,缓冲单个企业压力。

  民营企业“走出去”恰逢其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截至2008年6月,我国私营企业已达562.8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60%以上,注册资本总额已达10.8万亿元,呈现出上规模企业增多、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制度日益完善等特点。

  随着实力的壮大,不少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愿望日益增强,“走出去”步伐加快。据商务部数据,截至2007年底,已有7000多家国内投资主体在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万多家,其中私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数量占11%,有8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1179.1亿美元,其中私营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各占1.2%,对外投资存量近30亿美元。但是,相比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境外投资情况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还远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和质量。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形势下,国际能源、资源、资本、技术处于低位徘徊,结合国际国内的实际状况,我们可以果断地说,当前正是大力推进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大好时机,正是加快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大好机遇。”在大会发言上,来自全国工商联界别的委员如是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认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现在我们国家去外国投资,海外非常欢迎。因此,现在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可以让我们一些企业走出去。“总是要走出去的,不但国营企业要走出去,我希望多一些民营企业,多一些小型企业,都可以走出去。”

  “‘走出去’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先开枪,后瞄准,不要指望第一枪打十环,枪打多了自然会瞄得准了。”温州冠盛集团周家儒的话,生动描述了民营企业历经艰辛而摸索出的宝贵经验。事实上,在民营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政府管理、金融服务、社会服务以及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都制约着“走出去”的规模和质量。

  对此,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文彪表示,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切实措施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一要建立或明确企业‘走出去’工作的统筹协调机构,二要制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促进法,三要放宽审批限制,四要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的国内税收支持与财政援助政策,五要建立企业海外投资金融支持体系,六要建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信息服务体系,七要加快海外经济贸易区建立步伐,八要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开展促进企业‘走出去’的服务,九要将培育一批民营跨国公司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十要把香港作为推动国内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中国国门时报》本报记者 孙霞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