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乡统筹:借机突破 从速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09:0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张娜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这是中央继提出用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以来,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最新举措。

  连日来,代表、委员们就如何抓住机遇,开创城乡一体化改革新局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找准突破口

  两会前,有代表就认为,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大部署,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作出了“三个大幅度”加大对“三农”投入的部署和要求,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重大机遇。另外,今年政府全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大规模增加政府公共投资,都是地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好机会。

  如何找准突破口,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思路。他说,这次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在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对西部地区给予了特别倾斜。另外,中央把陕西省作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省,这将是改善陕西省农村群众住房条件,推动农村各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的重大机遇,如果这次机会抓住了,陕西省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会明显改观。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重庆市近年来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难题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当前形势下,重庆把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作为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副市长谭栖伟介绍,重庆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引导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把城乡一体化改革作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措施。“成都是“5·12”地震灾区,投资需求大。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这为我们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难得机遇。”李春城说。

  投入加大,再加大

  城乡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说,集中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济源市市长赵素萍认为,要解决仍然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问题,需要在财政、税收、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适度向农村倾斜,加大转移支付。比如,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资金7161亿元,这个数字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增加的幅度比较大。

  但有代表们反映,从这一数字占整个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和“三农”投入中相当部分是对过去欠账的补偿性投入来看,“三农”投入还有加大的空间。而且在目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大幅度加大“三农”投入才可能真正创造条件使农民有钱花和敢花钱。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吕滨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政府给农民的补贴比重不到10%,国外的普遍标准是50%。按照中国的国情和目前经济水平看,20%是比较合理的。这一目标如果没有金融危机影响,三年即可实现,但目前看还需要再延后两年。

  政府思路要清,政策要明

  “尽管近几年中央投入“三农”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本已经落后的农村更难赶上。”吕滨说。从总体上看,城乡统筹的规划还在探索之中,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似乎还没有破题,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的实际效果还不够理想,至少目前还没有达到我们所希望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市长夏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醒说,城乡协调发展这一理念还需进一步明确,不能一提到“城乡统筹”还一头“浆糊”,搞不清方向,地方政府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措施。

  从现实情况看,城镇的带动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起来,而要实现城乡统筹,必须高度重视中心镇的带动作用。3月9日,致公党中央常委、重庆市主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王孝询发言时说,近年来,各地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有了较大变化,但仍存在诸如规划落后、资源整合差;设施落后、管理水平差;产业落后、就业程度差;配套落后、公共服务差;科技落后、实用人才差等问题。

  赵正永代表建议,首先公共建设要在缩小城乡差距上下功夫,重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的问题,使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生产环境得到改善,使城乡居民的医疗、教育、养老有较大水平提升。

  另外,怎样帮助农民工留在城市,并融入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