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今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任务重亮点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07:26  中国质量新闻网

  牢牢把住安全与节能这两个关键词

  今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任务重亮点多

  

今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任务重亮点多

  前不久结束的2009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在总结了去年工作成绩的同时,确定了今年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本报记者宋平一摄

  编者按

  今年是国务院确定的“质量和安全年”。5月1日,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将正式实施。新的一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节能监管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如何迎接新挑战,充分履行职责,成为今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战线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今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布置的一系列工作中,选取一些重点、热点,希望能对读者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把握当前工作方向有所助益。

  □ 本报记者 史玉成

  今年,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和国家质检总局工作部署,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将以“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为抓手,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主线,继续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全面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力争实现事故率控制在0.72起/万台、死亡人数控制在315人以下的安全控制目标和节约1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目标。

  在总结以往宝贵工作经验并结合2009年工作主线的基础上,今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将围绕安全与节能这两个关键词,紧贴当前国家发展大局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实际,出台一系列实实在在且颇具新意的举措。

  以专项整治为重点

  深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

  虽然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特种设备事故率下降了30多倍,但仍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特别是近年来,全国起重机械事故频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以“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为抓手,质检部门今年将深入开展起重机械和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对制造单位进行排查,严格监督企业整改遗留的事故隐患,加强获证后的监督抽查,严厉查处无证制造行为,以保障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起重机械安全为重点,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将进一步规范作业人员考核管理。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提出作业人员考试机构建设标准,启动全国统一的特种设备培训教材编制工作,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考试基地。同时建立全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网上查询平台,加强对作业人员特别是异地作业的监督管理。

  此外,结合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宣贯实施,完善质监部门安全监察和执法稽查机构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特种设备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生产使用行为。

  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质检部门在切实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节能降耗、装备制造业振兴、特种设备出口、安全性与经济性协调统一和服务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可发挥的作用,做了深入思考并有了具体的举措。

  一是全面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建立完善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企业主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颁布实施《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开展设计、制造、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的能效审查,公布一批能效测试机构;开展高效节能特种设备能效等级评定,限制和淘汰能效超标的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

  二是服务特种设备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中国特种设备标准被国际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认可;引导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推广应用风险评估、在线检测、科学评价等检验检测和完整性管理新技术;积极倡导减免许可和检验检测收费,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三是服务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做好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等能源工程的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做好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法定检验、作业人员考核、现场安全监察等工作,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安全实施。

  四是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有效举措。引导企业开发生产适应农业农村特点的特种设备产品;严厉打击将报废气瓶修理翻新后销往农村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修改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农民工作业人员培训考核。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提升安全监察水平

  今年,我国特设工作在完善体制机制方面的一些提法和工作安排让人眼前一亮,例如计划建立战略管理机制、安全风险监控机制、行业大科技工作机制等。组建战略研究制定的专门团队,建立战略制定、实施、修改完善的动态机制,形成用发展战略指导工作实践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理论体系;研究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战略纲要(2009-2020)》。

  特设工作将配合质检总局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设,结合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逐步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研判机制、预警平台、快速处置机制和安全巡视、明察暗访、举报奖励制度及安全风险信息共享机制。

  今年,将针对国家级检验机构有人才有课题但缺乏经费、地方检验机构有经费但缺乏人才和课题的情况,搭建行业大科技的工作平台,统一规划,分工负责,培养更多人才;积极探索建立各类有专业特色的检验检测技术科研基地。

  特设工作还将完善分类监管机制。加强风险理论研究,以重大风险防范为重点,注重差异性、提高针对性,研究构建不同设备、不同企业分类监管模式,积极探索不同地区的分类监管模式,抓紧制定分类监管分步实施方案。据了解,2009年计划减少制造许可项目30%;将省级质监部门审批质检总局发证的项目全部交由审批机关发证,将总局负责发证的行政许可项目的75%下放给省级实施。 《中国质量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