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权证行权再创“烧钱”纪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02:41  每日新报

  编者按:十多万份权证行权,每份亏损高达4元多,上港CWB1的行权情况创下了权证史上的“烧钱”纪录。

  行权应分清价内价外

  分析人士表示,对于已经持有权证进入不可交易行权期的投资者,行权与否应该看该权证是否处于价内状态。行权前一定要清楚行权的相关规则以及行权收益情况,不应盲目行权。

  对于认购权证而言,要看行权价格是否低于正股的市场价格。如果行权价低于正股市场价格,应选择行权。像与上港CWB1同期行权的云化CWB1,其昨日发布的认股权证行权结果显示,截至3月6日行权期结束,共计5377.1012万份权证成功行权,对发行量为5400万份的云化权证来说,这意味着行权率高达99.58%。

  而对于价外权证,如果投资者行权将造成损失。对于价外的权证,投资者不应选择行权。而对于赣粤CWB1、上港CWB1权证来说,其都属于第三种情况,投资者选择行权实际是加剧了亏损,因此,选择行权是错误的。况且,对于赣粤高速而言,其只是处于首次行权期,在首次行权结束后仍可交易,选择行权就更不明智。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对于权证“末日轮”的炒作热情十分的高涨,其中也的确蕴藏一些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但是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极大,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行权价值的深度价外权证,其最终必然要向其价值回归,归零的命运难以避免。投资者参与“末日轮”炒作一不小心就会血本无归,所以对于此类权证投资者应该坚决地予以回避。

  权证行权乌龙频现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信息显示,上港CWB1最后交易日竟然出现了超比例持有人。以5%的持股比例以及上港权证当日最低价计算,该持有人手上至少有35万元的“废纸”。而且由于此位超比例持有人是在最后一个交易日才出现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位持有人应该是上港CWB1“末日”炒作中大量被套的。

  乌龙式行权事实上也不是第一次在沪深市场出现。最早的乌龙行权发生在2006年3月23日,白云机场认沽权证,其是第一只进入行权期的权证,它是百慕大式权证,行权期长达9个月。当天该权证行权了11笔,一共7500份,当时该权证没有行权价值,行权要倒亏8%。

  不过,上港认购权证是至今最大的行权乌龙,行权要倒亏56%,正股翻一倍多才能摆脱亏损。上港CWB1上市总数为2.91亿份,本批行权的权证只占其总份额的万分之一,显示绝大部分持有上港CWB1的人士都知道该权证没有行权价值。

  本组撰文 新报记者 王伟

  今年到期权证一览

  权证代码

  580013

  580023

  031007

  580018

  031005

  580021

  580014

  权证简称

  武钢CWB1

  康美CWB1

  阿胶EJC1

  中远CWB1

  国安GAC1

  青啤CWB1

  深高CWB1

  标的证券

  武钢股份

  康美药业

  东阿阿胶

  中远航运

  中信国安

  青岛啤酒

  深高速

  行权价格(元)

  9.58

  10.77

  5.434

  19.62

  17.692

  28.06

  13.48

  行权到期日

  2009年4月16日

  2009年5月25日

  2009年7月17日

  2009年8月25日

  2009年9月24日

  2009年10月19日

  2009年10月29日

  制表/钱琨

  上港权证行权亏损

  上港CWB1在爆出权证历史上最大比例的亏损行权后,行权并未终止,而是连续每天都有行权,创下权证史上最频繁乌龙行权的纪录。

  昨日,上港CWB1发布公告称,2009年3月2日至3月6日是上港CWB1认股权证的行权期。截至2009年3月6日,共计106602份上港CWB1认股权证成功行权。

  在上港权证的行权期内,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显示,行权期第一天行权2万多份、第二天行权5万多份、第三天行权5千多份,成为历史上第一只连续乌龙行权的权证。上港认购权证是至今最大的行权乌龙,溢价率一直在100%以上,行权成本巨大。正股上港集团昨日的收盘价为3.9元。作为认购权证,上港CWB1每份行权成本为权证成本0.024元加行权价格8.28元,即8.304元,如果行权得到一股3.9元的上港集团,每行权一份浮亏4.4元。

  以上周三5153笔行权为例,这些上港权证总价值为123元,而行权要拿出总计4.27万元,获得价值2.1万元的股票,亏损超过2万元,约为其权证总值的175倍。持有人行权后即使不将浮亏兑现,也得等到正股涨一倍才能摆脱亏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