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义乌的十字街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一度依赖出口并靠价格取胜的“义乌模式”正在丧失其竞争优势,亟待转型

  钟闻

  3月初的义乌,春雨绵绵。义乌国际商贸城外,个体运输户们在等候拉货生意。但每天下午4点多,他们便开始慢慢散去。

  “今年(生意)不好,一般早上9点才来等生意,下午4点多就回家了。”来自江苏的林国先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在以前,晚上回家躺下后甚至还有人打电话喊他拉货。林国先表示,如果这样的“行情”再延续下去,他就要考虑转行了。

  不仅是“林国先”们,整个以小商品市场闻名于世的义乌,正经受着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从去年10月开始,商务部编制的“中国·义乌小商品指数”中的义乌市场价格总指数开始下跌,三个月跌去了以往一年的增幅。

  对浙江专业市场研究颇深的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范晓屏认为,一度依赖出口并靠价格取胜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运行模式正在丧失其竞争优势,“义乌市场已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迫切需要转型”。

  危机来袭

  林国先来自苏北一个普通农村,来义乌之前,他一直在上海一家工厂上班,每月领到的薪水大概在1800元左右。

  2007年初,和林国先一起上班的两个老乡辞职来到了义乌,合伙买了一辆小卡车,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跑起了个体运输生意。“那时候形势比较好,他们起早贪黑轮班,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到五六千元。”林国先说。在老乡多次“诱惑”下,林国先学习了驾驶,于2008年初到了义乌,用此前工作多年的积蓄3万元,买了一辆货车,很快融入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淘金”的运输大队中。

  林国先回忆说,那时候生意的确很好,他几乎每天天一亮就来到商贸城等生意,忙碌了一天,到了晚上回家躺下后甚至还有人打电话喊他“拉货”,就这样到了2008年5月份,积累了一批客户后,他的月收入竟然也从最初的2000多元上升到了4000多元。

  但林国先并不知道,此时的义乌,已经悄然开始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相关分析资料显示,2008年5月,义乌外商入境人数开始下滑,当月外商入境人数就下滑了13.61%。现场采购量也在减少。

  随后几个月,林国先收入再也没有超过4000元,到了八九月份的时候,他开始遭遇整个下午都没活可干的情况。“这在‘老运输’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林国先说,这个时候,他和老乡们也开始谈论“金融危机”之类的话题。“每个月除去正常的开销,赚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林国先感受到了压力。

  对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营户们来说,2008年10月份以后的清淡也是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义乌国际商贸城C2区的外贸商傅建军向本报记者证实,去年10月份,因为订单接不上,他的加工厂雇用的20多个工人提前放假,而在往年,不到年底工人绝对是不会放走一个的。

  到了12月份,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加剧,义乌集装箱卡口施封量连续3个月环比下滑,16大类商品的外贸成交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时,欧美各种反倾销措施接踵而至,致使义乌童车、五金配件、毛(布)绒玩具等行业外销缩小,效益指数下跌。

  “义乌模式”遇困

  “义乌模式”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一批后来被称为“扁担商”的早期义乌商人,远赴广州进货,再回到金华、丽水等地的农村寻找销路。随后,这些商人们开始扎堆摆摊。1982年9月5日,全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在义乌兴起,随后经历了持续多年高速增长,浙江中部小县义乌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义乌模式”,闻名海内外。

  来自义乌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今天的义乌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2008年,义乌市场总成交额达到492.3亿元。

  不过,这种以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现在不断遭受质疑。傅建军坦言,义乌整个市场的利润已经被摊得很薄,只能靠一定的量来支撑。本报记者此前获得的数据显示,早在2008年6月份,受多种因素影响,义乌市场五金产品商户的平均利润已经被压缩到2%~3%。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五金工具、锁具、电工产品、镀金饰品等多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各地蜂拥而起克隆“义乌市场”,也使得义乌面临着竞争压力。今年1月,总面积约576万平方米的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奠基,其规模相当于两个义乌小商品城

  浙江师范大学一位研究浙中经济的专家认为,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的奠基一度让义乌上下感到吃惊,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义乌一直是被冠以“全球最大小商品交易中心”的头衔而“安枕无忧”,其地位无人能够撼动。但现在,仅是长三角,就有众多专业市场跃跃欲试,竞争已经十分激烈。

  “义乌模式”真的已经难以为继?

  “金融危机对义乌肯定有影响,但是如果能及时调整方向,开拓新兴市场,情况就会改变。”浙江师范大学上述专家表示。

  转型之思

  转型的首要任务即是开拓内需和新兴市场。

  傅建军说,今年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拓展内销市场,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出口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内销却逐渐好转,甚至有了不可思议的增长。

  傅建军介绍说,市场内的商户们正在把目光投向以前并不在意的新兴市场。以往,义乌传统出口地主要为欧美和中东市场,而现在,他们正在向需求旺盛的拉美和东欧市场进军,“最近一段时间对俄罗斯的出口量就比较大。”傅建军说。

  “不仅是市场的转变,重要的是产品的转变。”范晓屏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一些日常消费品销量大降,但同时也有一些消费品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比如占美国消费市场15%的医疗卫生用品,在这次危机中销量基本就没有受影响。”范晓屏认为,义乌应该重点转向一些“抗跌”的商品。

  从长远看,转型升级依然是义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范晓屏表示,以往的“义乌模式”靠的是跑量和低价,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的就是这些产品,“其实不仅仅是义乌,中国制造都普遍面临这些问题,不过义乌比较典型,这就需要趁机转型,向中高端、高附加值、品牌化转变。”

  转变正在开始。义乌当地另一大型制袜企业的负责人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该公司将暂停一些新的投资项目,整合外销和内销资源,重点开发差异化产品,拉开产品和渠道差距,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尽最大可能拓展消费市场。

  义乌官方同样意识到了转型的重要性。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吴蔚荣在其2008年的工作总结中表示,当前的义乌“需要创业创业再创业”,只有“牢牢抓住市场、工业转型提升、国际化”,才能做到“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义乌市政府去年已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刺激转型,如鼓励发展加工贸易,对开展进料加工企业,每美元奖励0.06元(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分别给予5万~30万元的奖励等。

  最新出炉的外贸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义乌小商品出口额为1.84亿美元,同比增长14.57%。这是一个好兆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