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比差”经济学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02:38  第一财经日报

  倪金节

  惨淡的经济数据依旧不断袭来。3月6日,美国劳工部公布了2月份的失业率数据,一下子跳升至8.1%,为1983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纷纷预期失业率在年底将会升至10%。非农就业人数也继续急速下降,自2007年12月美国经济确认开始衰退以来,美国就业人数总共减少了440万人,而其中将近一半发生在最近的三个月。

  由此可以推论,美国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极有可能在去年四季度-6.2%的基础上再次下滑,高盛已经将这一数据调低为-7%。

  尽管有着如此惨淡的经济基本面,但美元却逆向成为当前最为强势的货币,创出自2004年6月以来的新高。美国股市虽然距离6000点越来越近,但与14000点的高点相比跌幅不到60%。相比较而言,“金砖四国”、“眺望五国”和东欧等新兴经济体的股市跌幅早在2009年到来之前就多数达到了70%以上。

  这样的时代,美国的经济现状告诉我们,经济衰退其实并不是最可怕的,股市暴跌也不足惧。实际上,全球宏观经济已经陷入了一个“比差”经济学理论体系。所有关键经济指标和金融市场的走势,“比差”都是最根本的导向。“差”不重要,关键是看谁“更差”。只要不是“更差”,依旧能博取大量资本的青睐。近期美元汇率的走强和欧元、东欧货币以及卢布的一泻千里,成为“比差”经济学最好的注解。

  不仅是宏观经济和汇率层面存在着“比差”经济学,商品市场也有着类似的逻辑。本来,原油价格和国际铜价的跌幅都已超过70%以上,前段时间两个市场都处于5年左右的底部区域,并呈现“L”形的走势。但最近一段时间,铜价涨势明显强于油价,铜价也一时成为不少分析者判断市场走向的标杆。前段时间,A股市场以及沪铜期货市场,有色金属出现了一波像样的急升行情,一定程度反映出,市场的焦点亦逐渐集中在了铜价的走势上。毕竟,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其他金属的涨势并不明显,依然处于漫长的“L”形中。

  这与之前油价独受媒体和市场的追捧相映成趣,何也?实际上,这与目前全球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经济刺激计划密切相关。基本金属需求是反映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对资源性产品需求的最敏感指标,在铜的所有消费类别中,建筑用铜大约占比在35%左右,空调、冰箱等家电行业也是铜的消费大户。

  而油价目前除了欧佩克减产支撑上扬以外,其他多是不断利空的消息。尽管经济刺激计划对油价的需求也能形成一定的增加,但远没有铜这样的基本金属受到的提振明显。毋庸置疑,目前商品市场的基本面依旧非常“差”。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由于铜的基本面稍微比原油基本面好点,所以铜的升幅就超过了油价。

  今天的这场“史上最严重危机”已经彻底打碎了这300多年来几乎所有的与经济有关的成果。无论是1825年经济危机,还是1929年大萧条,以及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它们的摧毁力度都无法与这次危机相提并论。

  比如整个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大多数理论,在现实危机面前束手无策,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先知先觉者,已经开始呼喊经济学教科书需要重写,甚至认为宏观经济学全是错的。

  目前的危机,已经颠覆了经典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几乎全部内容。从期权定价模型(B-S模型)到最优货币区理论(东欧危机让这一理论摇摇欲坠),不少诺贝尔奖级别的经济理论更是无情地被现实经济运行撕裂。被无数学子捧为经典的宏观经济模型和方程式都在危机面前黯然褪色,就连有效地解释危机运行的功能都难以发挥,更何谈带领人类早点走出经济危机。

  欧美金融体系的崩溃,以及危机过程中金融市场的雪崩式暴跌所凸显出来的市场脆弱,足以让我们质疑金融市场有效性的程度,尤其是衍生品市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尤金·法玛(Eugene F.Fama)的效率市场理论,警醒我们这场危机过后,必须对金融市场进行系统梳理,并形成行之有效的对策以应对下一次危机时刻。

  如果我们不能从这场危机吸取最深刻的教训,不能在这场危机中诞生能与斯密、凯恩斯和马克思相匹敌的伟人,来重写经济学理论体系,重构金融市场的内在逻辑,那么这将是全人类的悲哀。

  (作者系中国人保资产研究部客座研究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