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后一公里”的峡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01:52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晖

   对于“毕业就失业“的悖论一直缺乏合适的方程式求解,更为荒谬的是,往往是“越热门的专业越找不到工作”,这一点,即使是最热心的教育产业化辩护者也很难以否认。

   一方面,对教育公平的呼声可以说是声声急,并成为这次“两会”热议重点,而持续多年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又显示双重失灵的尴尬:既有公平之失,又有效率之缺。对于这种现象,也有论者认为,因为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有滞后性和固化性,对市场需求不能形成灵活性反应,加上产业升级迟迟未能完成,金融危机影响日深,缺乏吸纳这些毕业生的能力,有多位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不能把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大学扩招”。

   如果教育产业化逻辑成立的话,那么经济体排斥“大学生”就业就不应持续多年,现在固然处于经济不景气中,但为什么在前几年经济过热增长时,这个问题依然存在甚至程度不浅?为什么没有依靠市场的自我纠正形成相应均衡?另外,在表面的规模膨胀上,以类似连锁加盟的方式进行分校扩张,利用行业管制的壁垒,用看似市场的方式,把牌照和多年形成的品牌进行变现。在狂飙突进中,一些大学的负债颇重,如不及时处理或有累卵之危,需要财政(纳税人)最终买单。

   大学急剧扩张,没有带来顶尖人才的推出。当年钱学森以年迈之年,以此疑问向总理进言,可谓是拳拳之心。而从实用型的人才来讲,越面向市场,越失去市场,“今日有生源,明日无市场”就说明了这一点。

   按照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经济的增长有赖于智力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这个理论无疑是极具洞见并有实证性。现在很多大学校长也提出,大学应该服务社会服务经济,而问题是,并不是越直接提出服务经济建设,就越能服务经济建设。如果说大学生就业还有“最后一公里”的话,那么教育和就业的关系就存在着一个需要惊险一跃的峡谷。

   历史已经一再地把这种复杂之处表现出来。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经济建设人才,产业界对当时的教育深表不满,“产学结合”的口号开始提出,并通过了《产业教育振兴法》,工业科和商业科等很多直接针对经济需要的职业课程得以增设,但是这些看似“对口”的专业和课程并没有得到现实的呼应,反而因为划分过细陷入困境,教育重新回归基础化和普通化。为解决失业,美国在大萧条时期,曾经兴起过一种强调功能性和职业科目的“生计教育”,但是这些课程过于琐碎和只着眼于眼下,结果阻止了学生接触到学术科目,从实证的角度来讲,不仅没有带来就业率的提高,反而损伤了长期的教育质量,成为“教育的荒地”。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又存在着公务员招考的火爆。这种反常现象更应该反思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在公权大力扩张之时,市场领域却因为管制面临收缩,吸纳就业的产业反而处于“门禁”状态。

   教育可以而且应该为经济增长服务,但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培养公民持续学习的整体能力,过于功利主义看待教育之用,反而会丧失这种功能。不局限于当下,反而更切近现实,不强调一时之用,反而有长时之益,“看不见的手”就是这样灵活地、间接地、长久地、隐微地发生着作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