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宏观调控积极效果显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 03:51  金融时报

  记者 谷秀军

  编者按 金融向来是“两会”热点中的热点,尤其是在2008年,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时,金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驾护航。一年多来,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在金融调控、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要着力抓好的七项工作之首。如何做好金融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也是广大读者关注的话题。今天起,我们就这一话题推出“发挥金融作用助推经济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坚持灵活审慎的调控方针,提高宏观调控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效果,尽快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温总理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改善金融调控;二是优化信贷结构;三是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证资金渠道畅通;四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在不平凡的2008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为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人民银行不断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及时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从年初的“双防”到年中的“一保一控”、9月份的“保增长”、11月份的“保增长、扩内需”,再到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调节货币信贷总量,根据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指导金融机构合理安排全年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在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货币信贷平稳较快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们看到,200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紧扣经济发展的脉搏,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2008年上半年,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采取综合措施,维护总量平衡。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和信贷结构优化。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改进外汇管理,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为鼓励金融支农,继续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下半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人民银行采取灵活审慎的金融宏观政策,适时适度把握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全力确保经济增长,更是按照“快、重、准、实”的要求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008年下半年,随着国际金融动荡加剧,为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人民银行分别于9月25日、10月15日、12月5日和12月25日4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累计下调2个百分点,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累计下调4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末,动态测算共释放流动性约8000亿元。继续对农村金融机构和地震灾区执行特别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增强其资金实力。此外,7月份对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整,凡是资本充足率等相关指标达到要求的金融机构均恢复执行正常的存款准备金率,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数明显减少。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9月以来,人民银行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先后5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4.14%下调至2.25%,累计下调1.89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7.47%下调至5.31%,累计下调2.16个百分点。两次下调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其中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1.89%和0.99%分别下调至1.62%和0.72%;1年期流动性再贷款利率由4.68%下调至3.33%;1年期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由3.96%下调至2.88%;再贴现利率由4.32%下调至1.80%。

  人民银行还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策略,合理把握操作力度和频率。合理把握央票发行力度与节奏,从2008年7月起逐步调减央票发行规模和频率,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同时,不断优化操作工具组合,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和微调作用。另外,进一步加强对市场利率的引导,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的作用。与存贷款利率、准备金政策等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稳步下行。

  2008年下半年,人民银行适时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硬约束,引导金融机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根据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合理均衡放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努力优化信贷结构、改进和加强信贷服务,加大对民生工程、"三农"、重大工程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扩大就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完善住房信贷政策,加大对普通住房消费、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

  为了适应金融宏观调控取向的变化,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再贴现政策,适度发挥再贴现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并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从人民银行公布的2009年1月份金融数据看,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79%、人民币贷款增长21.33%、人民币存款增长22.98%。在国家面临经济下行风险这样一个艰难时期,金融数据回暖无疑显示出金融宏观调控的积极效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年。金融宏观调控对于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银行已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银行体系有充足的流动性,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按照国务院有关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