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警惕房地产政策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8日 02:42  中国经营报

  李碧

  每一次政策出台都引来欢呼,迷幻效力过后,又开始对下一次政策无尽期待。

  关键是地产商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中,如何学会制订长效的发展战略?

  3月3日,一个让广东开发商颇感贴心的日子——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我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苦盼甘霖的珠三角终于迎来自己的救市“雨”。

  失望又立马写在了他们脸上,“除了几条措施几乎为某些开发商‘量身定制’外,其他都是老调重弹。”向记者抱怨的是一家国有房企的高层,在他看来,真正能刺激市场的政策还需要时间放开。

  这位高层不满的是,2008年拿地的开发商能够缓缴土地出让金,只能惠及极少部分开发商,而陷入资金困境的多是2007年高价拿地的同行。至于政策中鼓励商业银行放贷,支持房企融资等条款,他用了一句话:“不是政府说了算。”

  “政府这次的力度很大,决心要稳定市场。”一直和政府关系密切的合富辉煌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则代表了另一种意见,该出的政策都出来了,目的就在防止市场大涨大跌。

  “救”还是“保”,这场博弈的游戏早已展开。自从2007年房地产业进入“拐点”以来,开发商就一直高呼救市,随着土地出让转入低迷,依赖于“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也“被迫”加入救市大军。

  应了一句话:“逐利而动”。开发商意欲稳住高房价,保持高利润;地方政府以求土地市场风生水起,财政算盘更好打,这对行业危机下的“难兄难弟”卖力演着双簧戏。

  到如今,地方政府几乎出台了所有能想到的救市政策,部分措施更是直指“救”开发商,对中央“维稳”的策略则一直左右摇摆,即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明令“地方政府不得越权出台刺激政策”,重庆购房退税、北京放松“90/70”,到如今广东放开“限外令”,矛头甚至直对中央政策。

  市场并不如他们所愿,刺激政策的短暂效力之后,房价依然向下,成交量依然挫减,土地出让则难逃流拍和底价成交的悲惨命运。

  “症结在于高房价超出居民购买力。”市场人士指,万科当初带头降价被同行集体排斥,如今事实证明,降价才是硬道理,市场之手远比暂时的政策刺激更有效。

  市场就是个循环,价值规律才是基础,房价不能偏离购买力太远,正如地价总会回到开发商能承受的范围。“政策根本还在于调控市场,而不是越俎代庖操纵市场。”地产资深人士韩世同如此称。

  回想当年,恒大地产苦于无钱缴纳广州员村地王41亿元土地出让金而发出“地方政府也会在土地问题上绑架开发商”的感叹时,政府手里的“政策”还是一把规则利刃。到如今,前后冲突、纠葛不休的政策是否还具有作为“规则”的效力,也许该好好反省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