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厉以宁直言:基建对就业促进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8日 02:27  中国经营报

  李乐

  针对目前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就业的拉动恐怕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效果。

  厉以宁在政协发言中表示, 经济增长有两个周期,一个是经济增长周期,一个是就业周期。为什么现在的就业低谷要比经济低谷滞后?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

  “也就是说,当经济增长的时候,各个用工单位,首先挖掘现有的人力,而不急于增加劳动力,只有现有的劳动力差得多了,才会考虑增加新的劳动力。当经济增长下滑的时候,更多的用工单位是陆续解聘现有劳动力,他们希望能够节支,并且希望能够得到新的订单。假定把现有的劳动力一次性裁减了,一旦接到新的订单,又完成不了任务,所以经济增长下滑在前,大量裁员在后。”

  同时,对于就业问题,厉以宁还认为,人均占有的固定资产总额会越来越大,这样就会增加就业难度,在分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时候,必须注意到就业低谷的来临有明显的滞后性。

  “当前我们面临的挑战,实际上是两种挑战:一个是经济增长下滑的挑战,另一个是就业压力增大的挑战。政府进行大量投资,并且大量对实体经济投资是正确的,有助于经济保持平稳和较快的增长,有助于保证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可控制的,也是可以预料的,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可以让就业较快地走出低谷。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了能够大量解决下岗回乡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吗?民工很难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工地上去,因为多年以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到沿海制造业工作,并且有一定技能,能安心地去基础设施建设的工地干活吗?因此,为了应对就业的压力,必须完成经济转型的改革。”

  记者了解到,厉以宁提出了以下五条措施,确保就业:

  第一,通过扩大融资,鼓励企业发展,让一批有市场的民营企业迅速复苏发展,以吸引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就业。

  第二,政府帮助那些能够提供就业机会的社区、街道服务单位聘用劳动者。

  第三,对 回乡的农民工,如果愿意在本地自行创业的可以给予各种帮助以及政策 支持。

  第四,对那些在制造业企业工作多年,并且已经下岗的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在培训期间,应该发给相当于原来50%~60%的工资,要让农民工安心培训,以便以后的再就业。

  第五,扩大集体林权改革试点,要让各个山区、半山区农民实现包山到户,发展林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