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厉以宁:大基建拉动就业效果有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8日 02:27  中国经营报

  李乐

  针对目前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就业的拉动恐怕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效果。

  厉以宁在政协发言中表示, 经济增长有两个周期,一个是经济增长周期,一个是就业周期,为什么现在的就业低谷要比经济低谷滞后呢?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

  “也就是说,当经济增长的时候,各个用工单位,首先挖掘现有的人力,而不急于增加劳动力,只有现有的劳动力差得多了,才会考虑增加新的劳动力,当经济增长下滑的时候,更多的用工单位是陆续解聘现有劳动力,他们希望能够节支,并且希望能够得到新的订单,假定把现有的劳动力一次性裁减了,一旦接到新的订单,又完成不了任务,所以经济增长下滑在前,大量裁员在后。”

  同时,对于就业问题,厉以宁还认为,为了应对经济衰退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人均占有的固定资产总额就会越来越大,这样就会增加就业难度,要分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时候,必须注意到就业低谷的来临,有明显的滞后性。

  “当前我们面临的挑战,实际上是两种挑战,一个是经济增长下滑的挑战,另一个是就业压力增大的挑战,政府进行大量投资,并且大量对实体经济投资是正确的,有助于经济保持平稳和较快的增长,有助于保证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可控制得,也是可以预料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可以让就业较快的走出低谷,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了,他能够大量解决下岗回乡的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吗?民工很难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工地上去,因为多年以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到沿海制造业工作,并且有一定技能的工人,安心地去基础设施建设的工地干活吗?因此,为了应对就业的压力,必须完成经济转型的改革。”

  记者了解到,厉以宁提出了以下五条措施,确保就业:

  第一,通过扩大融资,鼓励企业发展的方式,让一批有市场的民营企业,迅速复苏发展,以吸收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就业。

  第二,政府帮助那些能够提供就业机会的,社区、街道服务单位那样的聘用劳动。

  第三,对 回乡的农民工,如果愿意在本地自行创业的可以给予各种帮助以及政策支持。

  第四,对那些已经在制造业企业多年工作,并且已经下岗的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在培训期间,应该发给相当于原来工资50%~60%的工资,要让农民工安心培训,以便以后的再就业。

  第五,扩大集体林权改革试点,要各个山区、半山区农民实现包山到户,发展林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