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晓玲
“其实我们还是很看好宁波的项目,也很看好钢铁行业的。”宝钢集团收购宁波钢铁尘埃落定之后,彻底退出宁钢的民营股东方建龙集团高层张伟祥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3月1日,宝钢集团和杭钢集团正式签约,收购宁波钢铁股份。由于三家民营股东向控股股东杭钢提出“要么你完全退出,股份给我;要么我完全退出,股份给你。”鹬蚌相争之下,渔翁宝钢终于得到了觊觎已久的收购宁钢的机会。
刚推出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细则已经明确,以宝钢、鞍本钢、武钢为并购带头企业,推进集团并购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振兴规划“国进民退”的意图明显。专家亦指出,钢铁行业向来不是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始终存在不同区域和级别的政府间博弈。
政府撑腰
在宝钢收购宁钢的案例中,国元证券分析师苏立峰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即双方谈判时,宁波市政府和浙江省国资委的主导性参与。“宁钢是民营企业,但整个收购却存在政府意图。”
对于宁钢“亲生父母”建龙集团的黯然退出,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待。“你现在看到,好像收购时存在民营和国有,政府和企业清晰的划分。但实际上,民营钢铁企业在建立之初,都得到过地方政府的支持。现在看得到的比较大的民营钢企,当初建立时选址、拿地、贷款,各个环节都是有政府优惠的。如果没有这些支持,民营钢厂根本不可能建起来。”说到底,各个民营钢企的背后,都少不了地方政府撑腰。
那么,地方政府为何要支持民营钢企?理由也很简单,一家钢铁企业能够贡献的税收和GDP值要远远高于一般企业。
“实际上,钢铁行业本身的利润率并不高。”我的钢铁分析师刘建兆指出,“税前计算,平均利润率大概也就7%。但是按照一吨钢铁平均价格3000元计算,每100万吨产能就是300亿元的产出。现在行业内,400万~500万吨的钢铁企业都只属于中型的而已。”以此计算财政收入和GDP也自然惊人。
地方政府的GDP欲望,不仅仅反映在对大型钢铁项目的支持上。即便对待粗放式生产的小钢厂也是照顾有加。
据联合钢铁网分析师王小娜介绍,行业内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地方小钢厂通常只在当地销售,当地政府会通过各种手段阻挠其他地方的小钢厂进入当地竞争。“比如通过税收制造价格门槛,或者实施补贴等等。”在王小娜看来,钢铁行业竞争失序的问题长期存在。“这个行业根本上就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
歪脖子树
小型民营钢铁企业实际上占据了我国钢铁总产能的60%。竞争失序直接导致的问题,包括钢材质量的逆向淘汰,失控的环境污染等等。
而对于另外占40%份额的大型钢厂,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矛盾,就直接导致了以江苏铁本戴国芳为典型的,民营钢铁企业家莫名获罪,黯然退出的悲情故事。
“你想想,难道真是这些民营钢铁企业家故意违规吗?为何当初上项目的时候不说违规,项目开始了却要说它违规呢?”徐向春说。
实际上,民营钢厂建立之初,审批通常都由地方政府协助办理。以日照钢铁为例,日照市计委考虑到日钢二期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的难度较大,因此决定先行建设,形成几个亿的投资,然后争取按在建项目提报国家发改委核准。
“结婚难,生孩子更难”
但是,说合并到底怎样合并?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无形的手”使得企业并购通常按照需求和效率的逻辑。那么,政府主导的并购能否达到同样的效果呢?
刘建兆对此的评价颇有幽默感:“撮和结婚,还要包生孩子,政府也不容易。”
刘建兆针对当前钢铁产业面临重组大潮,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在对钢铁企业实地走访,和对1996年起大大小小66起钢铁重组兼并案的调查后发现,其中取得实效的不足20起。
“一些钢铁企业的兼并,最后结果只是多了个董事,几个高管。人员既没有相互流动,财务报表也没有互并。生产、采购、销售各个环节都是原班人马。法人治理结构变了,但组织架构一点没变。”刘建兆指出,这类并购基本上毫无意义。但也存在并购方投资被并购方,上新项目,扩大再生产,“如宝钢并购八一钢铁。”
据此,刘建兆认为,最好在大小不同级别的钢铁企业间实施并购,同级间并购就容易导致这类问题。刘建兆还指出,从调研结果看,大部分中小钢厂在规模经济、产业链控制能力、内部运行效率和成长能力四个维度的竞争力水平上较弱。大钢厂在对它们兼并收购后,如果难以置换落后的管理与低素质人员,仍会出现“协同不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钢铁振兴规划细则已经明确,未来将推进鞍本钢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天津钢管与天铁、天钢、天津冶金;太钢与省内企业等联合重组。
“举个例子,天津钢管为什么要和天铁、天钢、天津冶金合并?为什么不能和外省市合并呢?”徐向春表示,从中看不出合理的市场逻辑。
而王小娜认为,这份振兴规划能不能真正实现还不能肯定。“这是个方向,实际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要看最后各方博弈的结果。真要实现的话,可能还要花上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