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低位油价仍将维持 储备体制亟待完善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闾海琪 邹丽婷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及对策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闾海琪 邹丽婷

  2008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近期低位价格仍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但长期依然看涨。为此,我们要大力增加石油战略储备,扩大对外石油投资,完善储备体制,确保石油供应安全。

  

  一、石油价格走势判断

  2008年上半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延续了前几年上涨之势加速上涨,至7月2日欧佩克油价创下每桶140.73美元的历史高位,7月1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达到146.20美元的历史高位(盘中曾创出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新高)。此后,油价维持走低之势。至12月23日,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公布的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价格(以下简称欧佩克油价)为每桶34.49美元。这是自2004年7月以来,欧佩克油价首次降到35美元以下。12月24日,美国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36.22美元,为2004年7月13日以来首次跌破40美元。与年内高点相比,两者近期下跌幅度高达75.5%,是1981年以来最剧烈的一次下跌。今年以来,石油价格虽有起落,但大体仍处于40美元/桶左右的低位。

  展望2009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将大体维持在每桶40至60美元的低位,但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石油价格长期依然看涨,有望回升到100美元/桶之上。

  

  二、当前较低石油价格水平将维持一年左右

  当前处于低位的国际石油价格是低水平需求条件下的均衡价格,中短期内难以改变,由此判断当前较低水平将维持一年左右。

  (一)供求关系的逆转主要表现为需求不足。一方面,2005-2007年快速增长的世界经济在2008年下半年转为低速增长,甚至滑向衰退,导致石油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欧佩克减产政策执行不力,石油供应未明显减少。因此,石油供求关系在2008年发生逆转,2006年和2007年供求分别为反向缺口(即需求大于供应)50万桶/天和120万桶/天,而2008年为正向缺口10万桶/天。

  1、全球经济低迷,石油需求下滑。工业生产的下滑以及居民消费的停滞导致即期原油需求出现下滑。据OPEC统计,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量为8570万桶/天,比上年减少20万桶/天,为1983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石油需求量减少。2009年需求量预测值为8510桶/天,比上年减少60万桶/天,降幅比上年扩大40万桶/天。

  石油需求量上升趋势在2008年和2009年发生逆转,是世界经济由快速增长转向衰退所致。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9、10月份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其影响不断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目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继陷入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出现负增长,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大幅放缓。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2008年第四季度OECD国家整体经济环比下降1.5%,为1960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纪录。而第三季度为增长下降0.2%。美国第四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下降6.2%,为1982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降幅,降幅比第三季度扩大5.7个百分点。2008年欧元区GDP环比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分别为下降0.2%、0.2%和1.5%。日本第三和第四季度GDP环比分别下降0.6%和3.3%。至此,三大经济体均已深陷经济衰退。据世界银行统计,2008年11月份和12月份全球工业生产同比分别下降8.9%和10.6%,连续5个月为负增长并加速下滑。2009年1月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工业生产同比分别下降10.0%、12.0%和30.0%,也呈现持续加速下滑趋势。此外,一些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如巴西、俄罗斯、印度、阿根廷、印尼、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加坡和南非工业生产近期也出现同比负增长。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个人消费趋于停滞,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汽车销售大幅下滑。美国第四季度个人消费支出环比(折年率)下降4.3%,为1980年三季度以来最大降幅;10月份环比降幅为1.2%,为7年来最大降幅,11月份和12月份分别再降0.8%和1%;截至12月份,美国个人消费连续6个月下降,这是美国战后首次出现。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5月至2009年1月,美国汽车销量同比连续11个月下降。2009年1月份美国经季节调整的汽车销售量为38.2万辆,同比下降37.6%,环比下降11.8%,为1967年1月可获该数据以来最低水平;2月份小幅回升至38.5万辆,为第二低水平(仅高于上月水平)。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8年日本全年汽车销量为321.2万辆,比上年下降了6.5%,连续5年下降,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降至26年来新低。此外,德国、法国、西班牙、韩国(为本土产品销量)和巴西近期汽车销售量或新车登记量同比分别也出现下降。2008年全球汽车销售为自2001年以来的首度下降。此外,由于收入增长停滞,消费者减少了出行里程。

  2、OPEC减产效果有限。虽然欧佩克2008年10月份和12月份分别决定减产150万桶/日和200万桶/日,但市场第一反应反而是石油价格加速下跌。主要原因是,在原油价格低落的情况下,欧佩克成员国之间冲突愈加激烈,减产决定的执行效果令人怀疑。此外,在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空前加大的情况下,减产决定还被解读为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从而引起市场恐慌。

  (二)低位价格是石油价格泡沫破灭的必然结果。2004年至2008年上半年,包括石油在内的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既有需求强劲增长的原因和价格周期因素的作用,也有长期以来流动性泛滥而导致的泡沫成分。2007年8月份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大量资本从金融市场撤出,转入商品期货市场,一度吹大了初级产品价格泡沫。正如同房地产价格泡沫不可持续一样,严重脱离了世界经济基本面的初级产品价格泡沫也不可持续。在2008年9月份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下行风险迅速加大,预期商品需求下滑,加上信贷紧缩导致期货市场失血,此前炒作期货的投机资金大量撤离期市并涌入国债市场和黄金市场避险,石油期货价格泡沫迅速破灭,价格快速下跌。

  (三)引起中短期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渐趋稳定。除了供求基本面和商品价格周期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对中短期价格产生影响,主要是需求预期的不确定性和美元汇率等。这些因素在中短期内有望保持稳定。

  1、经济增长速度预期逐渐明朗。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的两三个月内,由于实体经济的统计数据存在一定时滞,因此,各方面对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认识不一,加上各国陆续出台一些力度较大的救市措施,各方面对于世界经济前景的认识很不一致,导致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经过一定时滞之后,有关实体经济统计数据陆续披露,各方面对于世界经济正在滑向衰退前景的认识逐渐统一,关于需求预期的不确定性逐渐消除。

  2、美元汇率由贬转升。绝大多数国际石油交易都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美元升值使得按美元计算的石油价格走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按美元名义价格计算,美元每贬值1%,在一个月之后,石油价格将上涨0.9%,一年后会上涨1.1%。反过来讲,美元升值也会引起同样的油价下跌效应。2008年,美元对欧元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年初到4月22日,美元为贬值之势,4月22日1美元兑0.625欧元,跌至2008年以来最低点,比2007年底贬值8.5%;4月22日至11月20日,美元震荡走高,至11月20日累计回升28%,升至年内最高点;此后美元为贬值之势,至年底贬值10.4%。截至2009年2月25日,美元对欧元比年初升值10.8%。从影响汇率的基本因素来看,引起汇率大幅变化的因素趋于稳定。一是经济增长速度,目前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几乎同步进入经济衰退,中短期内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表现没有明显差别。二是利差。经过数度降息之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0-0.25%,日本隔夜拆借利率为0.1%,两者均接近零利率。3月5日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均大幅降息50个基点分别至1.5%和0.5%,与美国及日本的利差大大缩小,三大经济体及英国正陆续接近于零利率。

  (四)当前低水平价格均衡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当前低水平价格均衡关系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一是中短期内需求难以恢复增长,从而决定了未来一年左右石油价格的上限突破60美元/桶的可能性不大;二是生产成本对油价构成支撑,石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的可能性很小。

  1、全球经济衰退的特点决定了今后较长时间内油价将处于低位。当前金融危机与经济周期因素相互叠加和激荡,尽管各国采取了很多救市措施,但不足以扭转世界经济颓势,世界经济正在滑向衰退。随着实体经济数据的不断披露,各方面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世界经济趋于衰退,并且世界经济衰退前景的认识逐渐统一。与上次经济衰退相比,本次经济衰退的根源为房地产泡沫破裂和金融危机,上次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泡沫破裂,而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产业关联度和影响程度远高于信息技术产业。当前世界经济衰退具有衰退面广、衰退程度深、衰退期延长和复苏迟缓的特点。根据OECD的分析,从经济史看,凡是与金融危机相伴的经济衰退,累计GDP下跌程度和下跌时间分别为一般经济衰退的3.7倍和1.5倍。

  2、受生产成本约束,油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非常狭小。据估计,全球石油生产成本平均为每桶35美元左右,而墨西哥海湾和北海的深海石油则高于40美元,一旦油价低于40美元,不仅会影响到当期生产,而且众多的石油勘探项目将被迫停止,从而推高未来的价格。而2008年12月份欧佩克一揽子石油价格已经跌破每桶35美元,原油价格几乎不存在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另据欧佩克估计,每桶75美元是产油国开采高成本石油的边际成本,油价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能确保产油国有足够的资金从事项目投资和改进基础设施,并满足未来原油需求。

  

  三、导致油价长期上涨的主要因素

  当前石油价格被打压到低位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信贷紧缩和世界经济衰退,以及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前一阶段形成的期货价格泡沫的迅速破灭。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经济周期因素,都只是暂时现象,这并未显著改变石油供求的基本面,相反,近期各国采取救市措施,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却因目前货币创造机制失灵而造成流动性紧缩,一旦金融危机平息,世界经济复苏,全球流动性将再度膨胀,造成包括石油在内的初级产品价格的再度上涨。

  (一)市场上潜在的流动性不断积累。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为主,不少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全球救市行动中,最主要的就是向金融市场注资,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为基础货币投放;另外,经过数次降息之后,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0.25%,日本隔夜拆借利率降至0.1%,两国目前实行的是接近于零利率的货币政策。从2007年底以来,美联储不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支持购买商业票据和购买美国 国债等措施,扩大了相关基础货币投放。截至今年2月25日,美联储持有的资产总额达1.95万亿美元,比一年前扩大1.03万亿美元,增幅达112%。由于各金融机构去杠杆化以及补充资本金等原因,金融市场借贷意愿低落,金融机构普遍惜贷,导致大量资金积淀,货币创造机制失灵。一旦金融市场恢复正常,暂时受制的流动性将再度在全球范围内泛滥,造成包括石油在内的初级产品价格的再度上涨。 

  (二)石油供求关系紧张的基本面未改。虽然石油价格大涨大落,但是石油供求的基本面变化不大。供给方面,石油供给依然趋紧,而且受投资开发成本、专业人员断代等因素影响,石油的供给缺乏弹性。需求方面,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全球各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 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央行纷纷减息以及经济结构调整,都着力解决国内金融和宏观经济问题,经过一定时滞后,必将带动经济复苏,石油长期需求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国际能源机构(IEA)2008年11月份发布的报告指出,一旦全球经济复苏,从2008年至2015年,按通胀调整后的实际价格计算,油价将从目前的较低价位,上升至平均每桶100多美元,并将在2030年超过200美元。

  (三)石油投资项目被迫搁置或延迟,石油产能扩张受限。不少在石油价格高涨期间开工的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是以预期高油价为前提的,由于当前油价走低,很多产油国和石油公司盈利大幅减少,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新开工项目面临资金供应紧张和营利前景不明的双重压力而被迫搁置或延迟,这必然会在世界经济复苏时诱发新的供应紧张。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号石油生产国,目前正面临资本抽逃和国际收支恶化的巨大风险,俄罗斯几大石油公司近年来产能扩大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西方国家的短期债务,不少石油项目难以为继。

  (四)美元中长期内将走软。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而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所采取的对策主要是,一方面向货币市场大量注资和持续降息,甚至不惜实行接近零利率的政策;二是减税和扩大财政支出,2008财年的财政赤字达4548亿美元,预计2009财年将达1.5万亿美元。无论是美元货币扩张,还是美国财政赤字扩大,抑或是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秩序大调整,都将在中长期内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导致美元走软,从而推动包括石油在内的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

  (五)不同交货日期的价格差异显示当前油价受到打压,反弹可期。正如同期货价格泡沫膨胀期间油价被人为抬高一样,价格泡沫迅速破裂使得油价受到打压。2009年1月份, 1个月交货的纽约原油期货平均价与6个月交货、12个月交货、18个月货的价差分别为11.43美元/桶、16.17美元/桶和19.57美元/桶,分别比2008年12月份扩大2.27美元、1.90美元和1.19美元。2008年10月以来,随着石油价格逐步走低,1个月交货的期货价格与1年交货的价差从不足5美元扩大到目前的20美元左右,表明1年后石油价格反弹动力很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