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小川:货币政策重在应对冲击 央行工作需要再努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7日 01:11  证券日报

  1月信贷总量涨得太猛 ,但有利于提振信心 目前新增贷款目标已用掉一半,不等于企业下半年无钱可用

  □ 两会报道组 董少鹏 闫立良

  3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行以来,包括货币供应量、信贷总量等一些数据可能涨得太猛。但是,如果它能够及时遏制住信心下滑,就有必要采取。

  他表示,自去年9月中旬以来,货币政策已把重点转向对抗金融危机的冲击。他还表示,尽管央行应对金融危机做出了迅速反应和不少成绩,但央行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1月信贷总量涨得太猛

  但有利于提振信心

  2008年下半年尤其是9月中旬以后,国际金融危机深化非常的迅猛,冲击也非常大。周小川表示,货币政策因此逐渐把重点转向对抗金融危机的冲击。

  国务院这次特别强调了应对金融危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是多年不遇的,不太容易事先测算得很准确,如果出手慢了、出拳不够重,很有可能出现其它国家曾经出现的现象,就是信心下滑以后,出手晚了可能遏制不住。信心恢复起来需要花较长的时间。

  政策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包括货币供应量、信贷总量等一些数据可能涨得太猛。1月份的信贷总量就是有些超乎预期。但是,如果它能够及时遏制住信心下滑,能对克服金融危机快速发挥作用,就符合我们的目标。

  另一方面,我们事后也还有相当的空间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使得将来在整体数量上、在一个中期范围内,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也就是说,我们应对金融危机,既要有短期的考虑,也要有一个中期的考虑。

  货币政策是多目标

  所以要随机调整

  在回答2008年中央银行执行的货币政策由上半年的从紧到下半年的适度宽松,现在效果如何的问题时,周小川表示,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是多目标,不是单一的目标。因此,它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的。

  周小川强调,货币政策是一个多目标系统,它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保持经济体的低通货膨胀;第二,保持经济的增长;第三,促进就业;第四,国际收支大体平衡。需要在这四个目标中衡量究竟实现得如何。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多年未见。在这样一种新的情况下,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需要有灵活性,不能完全拿以往的经验来套用。

  目前情况特殊

  常规数学模型已不好用

  在回答中国人民银行如何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货币政策挑战时,周小川表示,央行在应对本轮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对和处理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和平常有点不同。我们每天得到的信息量,特别是国际上的信息量,可能比以前翻好几番。

  其次,我们很难用过去的经验、过去的分析框架来对待这次金融危机。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每天要应付很多新问题。过去有一些常规经济发展中常用的各种数学模型、计量经济模型等等,在这个阶段有可能都不太好用,因为目前的情况很特殊。应该说还是做出了迅速反应和不少成绩,当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新增贷款目标已用掉一半

  不等于企业下半年无钱可用

  在回答路透社记者关于2009年国家确定的5万亿新增贷款目标已在一、二月用掉一半,下半年企业得到贷款可能会比较难的问题时,周小川首先提请媒体注意,温家宝总理报告中讲的是“5万亿以上”。“以上”这两个字很重要。

  其次,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关于广义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供应量、新增贷款总额都不再是指令性计划,所以,“5万亿以上”不是必须要求准确达到的数字,而是一种指导性、预测性的数字。所以货币政策掌握的合适不合适,要看最终目标。

  从中国银行业目前的业务操作和发放贷款的习惯看,也确实有年初的时候多放的情况,过去几年也有这种规律。但并不意味着年初的贷款到下半年就没有了,这些贷款下半年仍然在企业的帐上,企业可以接着用。但总的来说,对一、二月份贷款多增的情况,还要动态地看,有些情况还要继续观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