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地产业落选十大振兴规划 是喜还是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4日 21:27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魏珍妮 何建华报道

  落选之缘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易宪容:政策已经够全面了

  房价这么高,房地产需要振兴吗?再说近几年国务院关于房地产的政策出台够多了,特别是最近公布的关于房地产稳定发展的131号文件也够全面了。这个振兴规划列不列入早就不重要了。

  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销售萎缩的形势,振兴规划作为一个中长期政策,它对房地产业短期发展是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的。目前的条件与环境已经与2007年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仍然用2007年以前的经验来救房地产市场,那只能是缘木求鱼了。因此,莫说是房地产业振兴规划没有纳入,假定能够纳入,指望通过中长期的房地产的产业政策规划来解决当前房地产短期问题根本上是不可能的。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夏伟:这是政策导向问题

  这不过是一个政策的导向问题,因为房地产业比较敏感。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从房地产业开始爆发的,我们国家未把房地产纳入十大振兴产业,更多的是出于政策导向的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讲,当房地产业都需要振兴的时候,那么,我们国家的经济就是真的出现危机的时候了。现在也就是国家一个明确的表态,房地产业还不到需要振兴的时候。

  此外,地方政府已经制定出了很多鼓励政策,中央政府是默认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企业采取的措施。消费者则还在等待房价下跌,等待百姓都可以买得起房子的时机。但问题是,当房价真正下跌的时候,没有老百姓买房子的。“买涨不买跌”,当房价跌得离谱时,就没有消费者了,何谈消费者利益。

  新闻评论员余丰慧:房地产泡沫过多

  当前的房地产业根本谈不上需要振兴。一是这几年来房地产本身就没有出现衰退,一直处于房价过高的过热和泡沫之中,何来振兴?二是纵观世界每次经济金融危机,房地产和股市是两大导火索。这两个产业最容易引发过热和泡沫,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内火”非常旺盛,尤其是在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潜力很大的现状中,政府对于房地产行业一定不能放松调控。

  近期一些专家特别是开发商拿空置房增加、交易量萎缩来危言房地产问题多么大,多么怕人,弄不好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等,要挟政府出台扶持房地产的政策,要求把其列入十大振兴规划里。但是,另一个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边空置房大量增加,另一边价格为何还居高不下呢?这是一个非常奇怪和反常的现象,是一个完全违背市场规律的现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商品滞销,必然出现价格下降。而房子空置,卖不出去,价格却不下降。唯一的解释就是开发商利用过去几年赚取的巨大暴利资金作为基础后盾,死扛着不降房价。

  但是,无论如何国务院确定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内排除了房地产行业。这也算作是“庶民”的一个小小胜利吧。这场角力的结果告诉开发商,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只有顺应市场变化,降价促销,才是提振房地产业的出路,也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

  北理工房地产研究室周毕文:房地产业不需要振兴

  房地产已经很振兴了,不需要再振兴了。另一方面,国家已经在调整房地产了,不需要再出台振兴政策了。国家4万亿投资里,9000亿都将投资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这对GDP的增长能够起到一定拉动作用。前一段时间,地方政府也陆陆续续出台了很多支持房地产业的政策。中央也有政策,比如银行七折房贷等,对于房地产的调整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了。

  目前,最主要的是房地产太敏感了。振兴会和降价相矛盾,一个兴旺的市场,价格是要上扬的。现在可以用实际行动来振兴,不用拘泥于纸面上的文字的振兴。

  北京中原地产总经理李文杰:政策的有效性也较为有限

  进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也不意味着能对行业起即时性作用,况且,目前关于房地产业的政策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政策的有效性也较为有限,马上改变房地产市场格局的可能性很小。政府要考虑公共利益进行衡量,反而对于能源业来说,向来较少出台有动态性的政策,政策可能对其能起较大的即时作用。对于这些行业来说,政策能带来新的机会。

  美联物业董事总经理王书权:扶持可能会打乱市场

  目前市场相对健康,过多干预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政策比较适当,更有利于市场的生长,扶持可能会打乱市场正常的秩序。对于行业来说,重点是开拓市场促进产业发展,而不是推敲政策方向。开发商要降低成本,要靠自己解决困境,而不要总希望新政策、好政策、大政策。一些开发商拿地过多或决策不够谨慎导致资金问题,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要政府援助?

  振兴之道

  易宪容:关系必须理顺

  一项调查显示,80%的网友,担心房地产振兴计划会产生新一轮的房价上涨。民众担心的是房地产企业的行业组织成了主导政策者,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牺牲其他人的利益。

  理顺公众、房地产商、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银行之间的利益关系至关重要,目前在房地产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利益分配方面很不均衡,这正是房地产市场振兴规划没有轻易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老百姓对房价居高不下很有意见,特别希望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来理顺房地产市场。虽然房地产业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不应该通过政府救助开发商来走出困境。

  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房地产行业亟须调整

  房地产振兴规划问题政府曾召集过专家和有关人员提建议,因此房地产商会也积极地参与了这件事情。虽然目前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没有房地产业,但是目前房地产行业亟须调整。目前房地产有两大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一个是存量房,就是现在房地产开发商手里大量的空置房卖不出去,如果这个数字继续增加的话,不光是对中国房地产界,对中国经济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存量房这一部分如果上升到2亿平方米,那么它就压住了多少资金呢?如果算3000块钱一平米的话,那就是6000亿的资金被压住。

  夏伟:稳定信心更重要

  虽然,我们国家没有把房地产业列入振兴规划,但实际上,各地政府对房地产的支持和力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比如,税费、土地费用的减免,土地款的缓交。目前担心的是房地产下跌,一旦下跌会引起连锁反应。特别是银行,一旦牵扯到银行危机的话,也就意味着信用危机,信用危机就是社会危机,一连串的问题,政府是不希望看到这种结果的。政府出台的这些政策,是给消费者信心,房价在现有状况下是不会大跌的。我们是中国,不是美国。只有房价维持在一定水平时,各个方面的利益才能够得到均衡。再跌人心都跌掉了,所谓“信心比黄金还珍贵”。

  周毕文:政府应该让利

  政府应该让利。一个比较好的做法就是进行旧城的危旧房改造。国家拿出九千亿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否还像过去一样,在五环以外找块地就建,让人们搬出去呢?这实际是白费力气的做法。人们不愿去住、开发商也不愿去建、政府也白赔钱。保障性住房应该直接去改造危旧房,比如在南二环和南三环之间,有大片的平房区,这是过去的各个企业所建,既不属于农村地带,也不属于文物保护区。此外,密度相对不是很高,但也处于市中心位置。南城发展比较缓慢,政府现在可以给南城发展助把力。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拆改的话,被拆改的人必然有购房需求;可以回迁,百姓拥护;剩余的房子可以用于商品房开发,因为房子的位置好;“崇文穷,宣武破”的面貌可以得到彻底地改善。这样做既刺激了内需,又改善了民生,还改善了城市环境。何乐而不为呢?好地段的危房改造,政府应该适时在原材料等各方面都低迷的时候,及时出手,既能振兴房地产经济,又能得到市场潜力回报。

  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保持开发总量的稳定

  房地产业长期规划最起码应该包括三大内容:第一,住房的供应体系。即开发什么类型的住房、开发多少住房;第二,房地产业如何保证一个健康发展的态势。即如何保证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平衡,金融、货币政策如何配套;第三,房地产产品的绿色发展。即开发绿色的、节约能源的产品。

  住房是必需消费品,对民生非常重要。住房的供应体系,要有一个规划。比如说,保障性住房需要多少量,这要根据城市化进程、社会需求进行规划。当前要保持房地产业的发展,必须保持投资总量、销售总量和开发规模的稳定。如何保持开发总量的稳定?目前提出的一个途径是和保障性住房结合起来。过去几年,保障房提供不足,尤其在房价高企、增长过快的几年,保障性住房严重不足。

  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顾海兵:有短期和长期策略

  问题分两类,一类短期,一类长期。长期的是所有权和土地市场化。短期也有很多东西可做。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房地产统计问题。现在的统计都很难说它准确,导致老百姓都不太相信。面积多少、价格多少究竟指的是什么意思,可能统计局和建设部之间还不一致。出台个政策,90平方米究竟是建筑面积还是使用面积,许多东西都不是很清楚。如果统计不明,怎么搞调控?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我们的统计体系好好建设一下。再比如政府的透明。如果规划局业务透明,我们去查什么材料就很通畅,网上全部信息公布。但现在是作为纳税人的我们不知道国有土地是怎么使用的。既然都是国有土地,为什么使用情况查不到?没有公开,没有阳光,一切都免谈。

    相关专题:

    房地产无缘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