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势观察 冯飞石 耀东一
(一)对全球汽车产业和市场的判断
1.汽车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来势猛、程度深。受信心严重不足影响,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需求迅速萎缩,库存激增,收入锐减,银行贷款紧缩。总体而言,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受危机影响的程度是北美影响最大,欧洲次之,然后是日本和新兴市场。
2.欧美政府为帮助汽车业度过危机提供支持。美国政府在2008年年底决定对通用和克莱斯勒公司提供174亿美元短期约束性贷款的资产救助计划。德国、法国、瑞典等政府相继公布汽车产业振兴方案,包括免缴车辆税、信贷担保和紧急贷款等援助措施。
3.产业重组步伐将加快,未来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处于危险边缘,174亿美元的政府紧急贷款能否解决所有问题,尚存较大疑问。以豪华车生产为主要业务的欧洲汽车厂商此次也将面临考验。一旦这些整车企业破产或业务重组,那些被他们控制或控股的众多经销商和零部件厂商也将面临相同的困境。
4.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汽车贸易环境将趋向恶化。对于传统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受利益集团特别是工会组织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将不可避免地抬头。那些本土市场规模有限、倚重出口市场的新兴汽车制造国,开拓国际市场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二)对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形势的基本判断
2002—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年均增长22.6%。自2006年我国汽车消费量和汽车产量就分别居世界第二位、第三位,在未来1—2年我国很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2007年,汽车工业实现增加值4114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66%;汽车工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达到265万和3000万人;汽车消费税等4项税收占全国税收比重超过4%。
2008年下半年以来,汽车工业增速出现明显下滑,产销量出现负增长,发展形势日益严峻。
1.全行业出现负增长,生产经营状况恶化。2008年三季度汽车生产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87%,预计全年同比增长5%,增幅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11月,产量同比下降18.14%。重点企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2008年前11个月,占全行业整车产量80%以上的19家汽车重点企业共实现利润630亿元,同比仅增长7.4%。为应对突如其来的市场萎缩,大部分企业减产压库,调整2009年投资计划和产品开发计划,少部分企业裁员和停产检修。近一个时期以来,行业出现了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供应商推迟付款,进而造成多家供应商信用等级下降,部分银行不予贷款,行业财务状况可能陷入难解的债务链当中。
2.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以及中小经销商面临更大考验。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正处在发育期,在品牌价值、资金和技术积累、抗风险能力等方面与合资企业相比居于劣势,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作为整车出口主力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受国外市场需求下降,韩国等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以及俄罗斯、伊朗等国汽车歧视政策的影响,汽车出口急剧下降。例如,奇瑞公司2008年最高的月出口量为18000辆,目前不足5000辆。2008年1—10月,自主品牌轿车增速比整体市场增速低6.23个百分点,部分自主品牌企业已出现亏损。
零部件企业生产集中度低,大多数国内零部件企业技术含量不高,盈利能力不强,易受整车企业拖欠货款和压低采购价格的影响,加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大量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生产企业形势更加严峻。
众多中小经销企业经营十分困难。据2008年12月15日联信天下国际调查机构公布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汽车经销商面临资金匮乏和经营亏损的压力,43%的经销商面临资金链断裂或被兼并的考验。金融机构近来纷纷调低汽车流通行业的信贷等级,经销商面临新的洗牌。
3.市场信心不足是主要根源。汽车产业面临的经营困境主要是市场需求突然萎缩引起的。乘用车市场的急剧回落,主要成因是消费者信心的骤然下降。由于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普遍预期,消费者推迟对汽车这类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由于对未来市场价格走势不确定性的普遍预期,消费者开始持币待购。而商用车市场的下降,是受投资增长放缓之累。
4.2009年我国汽车市场的前景不容乐观。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形势看,如果国家不采取有力措施,2009年全国汽车产销和出口有可能延续近几个月的下滑态势,悲观估计很可能出现全年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局面,乐观估计有3%—5%的增长。
相对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大幅度负增长的情况,我国仍是全球表现最好的大规模汽车消费市场。2009年乃至今后几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战场,在几乎所有的汽车跨国公司已在我国设立合资企业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高档汽车市场的严重不景气,有可能迫使合资企业走向低端产品市场,从而使得自主品牌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韩国、印度等国因货币贬值,出口产品竞争力得以提高,将对我国成长中的汽车传统出口市场构成威胁。
二、实现振兴的思路和预期目标
(一)实现产业振兴的条件和环境
我国汽车产业及其市场环境明显有别于发达国家。
1.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汽车消费的大众化(私人购车比例超过80%),使得我国正逐渐走入汽车社会,目前我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为33辆,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20辆,汽车产业将长期处于持续较快发展阶段,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也将更为显著。与发达国家以汽车更新为主的消费市场相比,我国的汽车消费更具有“刚性”,当前虽然消费者的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有所改变,但消费能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大的变化,如果政策得当,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激活汽车市场。
2.当前的调整期有利于解决我国汽车产业的许多深层次矛盾。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企改革不到位等问题依然突出,在前些年高速增长时期,由于企业缺乏内在动力而很难加以解决;在当前市场回落的形势下,上述问题因“水落”而“石出”,企业必然提出产业重组、加大创新、提高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多数企业认为,在产业高速发展之后,需要进行调整,对汽车产业而言,当前形势带来更多的调整机遇。在此背景下,政府加以引导、促进,在应对当前困境保增长的同时,有望逐步解决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3.提供了利用国外资源解决我国汽车产业薄弱环节的机遇。汽车产业成为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实体部门之一,世界汽车产业可能出现大“洗牌”。在此过程中,我国汽车产业的地位将有所提升,同时也给了我国以低价获得外部资源的历史性机遇。政府需支持企业购买国外的技术、独立研发机构、品牌、销售网络,以及吸引人力资源。当然,收购巨型跨国公司还必须谨慎,以免使自己坠入“并购陷阱”。
(二)产业振兴的主要思路
上述的条件和环境说明,实现产业振兴,应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采取措施,相对于其他汽车生产大国而言,我国的产业振兴计划应更为积极。具体而言,产业振兴以“保增长、调结构、促创新”为三个基本点,力争用三年的时间,使汽车产业获得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为今后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奠定更为健康的体制基础和产业基础。
“保增长”就需回答保多快的增长(尤其是2009年)。根据投入产出关系,汽车工业对GDP的拉动系数为2.74。2007年,汽车工业及其带动的产业(不包括服务业)占GDP的4.51%,占工业增加值的10.57%,对工业增长13.5%的贡献为1.79个百分点。如果假设汽车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大体上与2007年相当,2009年要保持工业增加值增长10%(出于保GDP增长8%的需要),汽车工业需保持在13%左右的增长。如果汽车工业增速下降到10%,对工业增速的贡献就降到1.06个百分点,需要其他工业予以弥补。鉴于目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以及保GDP增长的需要,建议2009年汽车工业保增长的目标,按10%左右考虑。
“保增长”要与“调结构、促创新”结合起来,需求侧的消费政策要与供给侧的产业政策协调起来,要保小排量节能环保汽车的增长,要保自主品牌汽车的增长。
“调结构”要以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在推动整车企业兼并重组的同时,还要重视零部件企业和汽车经销企业的产业重组。同时,要加快推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
“促创新”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将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由数量扩张型,真正转到效益增长型和创新驱动型上来。要紧紧抓住世界汽车产业技术革命的机会,大力发展新能源企业,即使是深陷困境中的美国汽车工业,政府救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技术转型和产品转型,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抢占未来的产业竞争制高点。
(三)未来3年的振兴目标
增长目标。2009年,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速力争达到10%,全国汽车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2010年、2011年,大体保持前几年对工业增长贡献的格局,汽车及其带动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在13%—14%左右。
结构目标。通过整合国内外要素和资源,使得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力争在3年内汽车整车企业重组有所进展,零部件工业和经销领域重组取得明显进展,出现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汽车零部件集团,以及若干家全国性汽车批发与零售巨头。努力提高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的市场份额,力争在未来3年内每年使小排量汽车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自主品牌企业增速超过全行业平均水平,市场占有率每年提高约1—2个百分点,到2011年,自主品牌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30%左右;农村市场加快启动,3年内年均增速高于全行业的平均增速。
创新目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使全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完善汽车产业创新平台,形成政府、企业、院所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和利益共享的新机制,在核心零部件技术开发方面形成几个产业联盟。加快企业特别是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改造。3年内力争使新能源汽车实现重大进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产业化阶段,到2011年使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所占比重达到5%左右。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