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晓辉委员建议在上海创建清算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3日 09:32  中国经济时报

  据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在一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设立清算银行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国家应该在上海创建清算银行。”出席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吉晓辉说。据吉晓辉委员介绍,从纽约、伦敦、香港等地的情况看,国际金融中心必然是国际支付清算中心。支付清算体系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平台”作用。因此,以清算公司(银行)为核心,构建完善的支付清算体系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

  吉晓辉委员分析指出,作为积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区域支付清算体系相对薄弱,建议有关部门从国家战略高度关注并思考在上海设立清算银行(或机构),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

  吉晓辉委员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强化“支付清算系统国家处理中心上海中心”的作用和地位。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际需要,在中央清算体系内加大上海中心的建设力度,形成与北京中心互相备份、实时切换、相互促进的局面;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将国家支付清算总中心的主要功能移迁至上海,成立相对独立、市场化运作、国家级的清算银行,增强我国特别是包括上海区域在国际支付清算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有关中央政府机构直接设立或指导上海当地银行(企业)发起设立外币清算银行(机构),为金融市场交易提供外币清算服务,为将来可能的跨境交易奠定基础。首先是设立实力雄厚、影响广泛且相对强势的跨境、多币种支付清算银行;其次是以此为基础构建上海辐射世界的支付清算体系,实现本币与外币支付清算系统之间同步交收PVP渠道和程序;最后是打造上海连接全球金融市场的资金“高速公路”,使上海成为链接国内与国外支付清算体系的清算枢纽。

  第三,作为中央清算体系有益的补充,争取各商业银行行内汇兑系统在上海设立资金清算中心,或成立专业化的清算银行。上海必须更多地参与和融入全国性支付清算体系的研究、试点和规划,根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从中央-地方-企业三个层次强化上海区域的支付清算功能。

  第四,加大创新力度,鼓励非官方的民间支付组织或国外机构探索设立清算银行。他建议相关部门考虑民间组织或国外机构在上海设立清算银行并试点开展代理清算、债券托管、人民币外币结算和清算业务等;探索开办跨境账户、多币种、跨市场支付清算服务等特定业务。

    相关专题:

    2009两会经济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