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以宁
一
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要依靠改革才能解决,而不是单纯靠发展就能解决。
中国经济至今仍然是非均衡的经济,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只是非均衡程度在某些方面有所减少,但非均衡依然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处察觉到。
不妨举几个例子:
为什么城乡差距仍旧较大?因为农业生产发展较慢,农民收入较低,而且农民收入增长率一般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改革滞后,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刚刚起步。
为什么东西部的差距仍然较大?因为在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西部处于更为不利的位置,而前些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往往是从东部开始的,传统的计划体制对西部的影响远远大于东部,而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在东部要比西部较明显地表现出来。
为什么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是缓慢的?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遇到的障碍很多,而最大的障碍就是在长期非均衡状态下,现存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城乡二元的,而且是多元的。例如,同样是城市居民,由于各人所工作的单位性质不同,参加工作的年代不同,居住地点不同,从而会享受不同的社会保障待遇。所以要实行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是困难重重的。
还有,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什么这样难?扩大内需的效果为什么一直不理想?资源价格和农产品(6.160,-0.22,-3.45%)价格为什么总是不合理?这些都同经济的非均衡有关。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就不可能真正弄懂当前的中国经济。不从改革入手,也就难以解决中国经济中的现实问题。
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传统意义上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确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而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但这只是对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有待于继续推进。当前需要推进的重要改革包括:
1、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端在于割裂城乡,阻塞了城市和农村的生产要素流动渠道,使农民长期无法享受发展与改革的成果。因此,必须遵循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走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之路,逐步实现城乡户籍一元化。
2、行业垄断的消除。行业垄断的存在,根源在于行业垄断既得利益的存在。行业垄断是市场改革不彻底的反映。它造成了行业的排他性,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因此,必须消除行业垄断现象。法律没有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应当向一切有资格的民营企业开放,实现公平竞争。
3、 价格管制的放松和价格改革的推进。价格管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使价格处于不合理的状态,限制了供给的增长,并造成了对定价偏低的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当前,应当参照市场供求状况,使燃料油价格、电价、粮食价格三种重要产品价格逐渐市场化。定额累进定价制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价格体制被采用。
4、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这既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所必需的,又是扩大内需所必需的。社会保障体制可以由省(市、自治区)先行,做到城乡统筹,再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统筹。城乡二元化、多元化的社会保障措施在改革过程中将被一元化的社会保障措施所代替。
5、 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不能因为发生了世界金融风暴就以为国内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过头了,该停止了。金融体制改革仍应继续进行和深化,例如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组建、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和科技银行、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组建纯粹民间资本的村镇银行、民间信贷的规范化、股权和知识产权的抵押贷款制度的建立等。
6、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2008年6月8日的文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国有林场改革也在扩大试点,可以参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些做法,按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处理。
三
在受到世界金融风暴冲击后,我们面临的困难的确不少,因此社会上有一种所谓暂时放缓改革步伐的观点。其实,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有治标和治本之分。治标和治本应当并举,而且治本更为重要。
继续推进改革就是治本之策。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中国经济至今属于非均衡的经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内需扩大不易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困难问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推行缓慢问题等,无一不同体制方面的阻力或障碍有关。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加快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以消除制度和体制上的障碍;另一方面,在面临某些困难的同时,有必要审时度势,采取妥善的做法,既要保增长,防止经济增长率的下滑,又要保就业,避免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改革的推进与改革的审慎是不矛盾的。
改革好比一列正在前进的火车,在经过艰险路段时,可以小心驾驶,但绝不能停顿下来,否则会前功尽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