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滚雪球》:很难滚出的巴菲特式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8日 07:22  经济观察报

  沈威风

  有一些书注定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畅销书,不论它是否好看,总会有大批的人争先恐后地将它供到书架上,是否真的阅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拥有。在阅读过后是否真的有所感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此书已经成为城中盛事,有过并且读过,在合适的场合也曾经谈过,才是最最重要的。

  《滚雪球》(中信出版社,2009年1月,78元)就是其中的典型。时至今日,财经的风云人物中比巴菲特更具备传记价值的人恐怕不多,更何况出版者在书的封底,骄傲地印上了一句话,“巴菲特毕生唯一授权官方传记”。据介绍,这本书的女作者,来自摩根斯坦利的美女,在和巴菲特交谈了2000个小时,采访了他250位朋友家人和同事,翻阅了巴菲特从未披露的无数私人信件和档案之后,用编年体的方式,写下了这本史上最详实的巴菲特人生传记。

  当然,对于这本书的喜好程度,取决于阅读者对它的期待。假如你希望看到关于股神一生的投资理念和财富观念,希望能在书里读到精彩绝伦的类似“金融超限战”那样的传奇故事,希望能够从中获取指导自己在股票市场或者资本市场上的行为的一些金科玉律的话,那么你大概会失望。又或者你必须以一种传承自巴菲特的耐心和专注,在这本长达700页的巨制中去挖掘和寻找,努力不受到那些关于巴菲特本人和他周围的亲朋好友的生活琐事、婚恋故事的干扰。幸好,坊间此类总结巴菲特致富秘诀的书早已经超过了一个人一生的阅读量,并且通常都比本书作者总结得更加言简意赅。

  假如你想通过读这本书来告诉自己,巴菲特不是神而是一个人,而且你对于一个非常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美国富人生活感兴趣的话,那么这本书将会极大地满足你的阅读需求。

  对于很多人来说,巴菲特他确实是一个人,这个道理实际上并不需要如此长篇累牍的细枝末节的故事来支撑。首先,股神巴菲特的崇高形象,在过去一年中黯淡了不少,因为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把巴菲特的泳裤也用一种刺目的方式留在了沙滩上。2006年,巴菲特所拥有的伯克希尔公司股价超过10万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股王,而巴菲特也因此取代比尔·盖茨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再之后,伯克希尔的股价一度达到15万美元一股,不过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巴菲特无往而不利的神话告一段落。公司股价跌破10万美元,更可怕的是,在2008年9月,巴菲特就宣布股市已经见底,抄底的时候到了。他率先大举入市,抄底已告失手,对赌股指期货合约面临巨亏风险,股神成了世界上因为金融危机而损失财富最大的第三名。排在他前面的,是美国金沙集团的“赌王”,他的资产损失率高达91%。第二名是控制沃尔玛的沃尔顿家族,资产减少了211亿美元,巴菲特以198亿美元的损失,排在了第三名。这已经足以告诉我们,在巴菲特最擅长且最为人所称道的领域,他也并不是无往而不利的神,他只是一个人,一个凭借自己过往经验和深邃智慧做出惊人判断的人,他常常是对的,可是有时候,他也会错得很厉害。

  作为一个人而言,福布斯上的一篇文章曾经对巴菲特有过精彩评论,“巴菲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但他有简单的品味。”事实上,如果一切和那惊人庞大的财富没有关系的话,巴菲特的生活简直乏善可陈。他一生都居住在一个叫奥马哈的小城里,他的居所朴实无华,多年没有翻修,他最爱吃的食物是汉堡包,最出奇的一点大概就是他和妻子苏珊以及阿斯特丽德三个人共存的婚姻关系,不过在苏珊因病去世两年之后,巴菲特在女儿的家里正式娶阿斯特丽德为妻,后者曾经只是奥马哈一位极其普通的女侍应。

  不论从哪个方面看,巴菲特都是最最典型的一个美国人,就连他的成功道路,都是那么地美国梦。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奋,通过自我奋斗而达到成功,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在美国,和巴菲特一样的人很多。这些企业家,就是典型的在美国新教伦理影响下的一批人,他们拼命赚钱的同时合理花钱;他们为了赚钱可以显得冷酷无情,可是在做慈善方面,却极为慷慨大方;他们一方面富可敌国,一方面强调众生平等,并从不吝于用实际的行动来“减少不平等,改善人类生活”。所以,书中花费大量笔墨描写的巴菲特身上的种种矛盾性格,比如在拥有如此数量的财富之后,却反对美国政府取消财产税,宣称自己的税率比自己的女秘书还要低,这样不公平。这些突出的性格,在中国企业家身上或许还会是罕见的矛盾,在美国主流企业家身上,却能达成普遍共识。

  当然,和所有的传记作家一样,在努力想将巴菲特还原成一个人的同时,作者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在巴菲特的成长历程中寻找他“注定不平凡”的蛛丝马迹。比如他童年时候每天早上五点去送报纸,长时间地观察门外驶过的汽车并且记下他们的车牌号码,他会计算字母在《圣经》中出现的概率,最后的这个游戏最终让巴菲特发现自己对数字能够产生极大的兴奋,并最终指引了他一生的职业方向。

  因为最终他成为了巴菲特,所以这些童年时代所有孩子都会表现出来的独一无二的趣味,最终都被理解为一个天才的灵光一现;因为最终他成为了巴菲特,所以他人生道路上几乎每一件事情,每一次会面,在他人看来都会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而记录下来;因为最终他成为了巴菲特,所以在他漫长人生中出现过的公司和名字,星光熠熠;所以最终《滚雪球》成了一本从巴菲特的角度出发,描写美国自二战以后之社会历程的经济发展史和财经名人谱。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