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银行国有化再度挑战自由市场理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 21:3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钟慧文报道

  当银行“国有化”触碰到美国人脆弱的神经,带来的便是受金融股拖累的美股连续6个交易日的下跌。由于惧怕银行被收归国有后影响投资者利益,大量的银行股被抛售引起股市下挫。此时伯南克出来打破银行国有化的传言,投资者担忧被打破后美股也在金融股反弹的带动下全面攀升。

  虽然美国人惧怕国有化并有激烈的反应、美国官方也一再打破国有化传言,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张明研究员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银行如果继续遵循自由化理论、拒绝政府的监管的话,前景令人担忧。

  诺贝尔奖获得者鲁宾尼教授也曾撰文指出,若不想重蹈大萧条或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覆辙,美政府实行银行国有化是唯一出路。

  的确,美国银行受到金融危机重创后,虽然受到联邦政府一定的扶持,但仍处于低迷状态。以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为例,它们的市值不断地严重缩水,并且已经低于政府注资的金额,从这个角度看,国有资本已经获得了大股东的地位,国有化已经成为事实,只不过美国人不愿承认罢了。

  “从现在看,美国政府争取银行控股权是确定无疑的。”张明对本报记者说道。

  但是那些大银行是不愿意轻易地就被收归国有的,他们仍然愿意坚挺着。正如美国银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易斯所说:“完全没有必要让该银行国有化,我们看不到有任何理由让一个保持盈利、资本和流动性状况良好且持续积极放贷的公司被收归国有。资本、流动性以及盈利能力完全能够支撑银行走出低谷。”

  尽管银行家们打肿脸充胖子,意图与被国有化的命运抗争,但是在美国国内针对国有化人们多以心照不宣,它已经得到了许多重量级政府官员和业界人士明示或暗示的认可。关键是国有化应该如何进行。

  “政府对银行注资成为大股东,在保护股东们利益的情况下对银行的金融产品和衍生品开发和经营的风险控制在政府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张明指出。

  鲁宾尼教授认为,应当参考瑞士银行的做法,先将银行收归国有,清理重组,然后再将这些国有银行迅速地卖给私有部门。他也并不支持永远地将金融体系收归国有。

  投资家乔治索罗斯认为,市场基础主义哲学现在备受质疑,市场已经被证明无效。他认为,现在应对金融危机更加有效的方法是直接向银行注资,并削减最低资本金要求。

  尽管政府的干预和控制很重要,金融业毕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调节仍然应该是最主要的手段,所以应该严格地区分政府在干预和控制银行业过程中的角色。

  “政府作为银行大股东后,所谓的干预应该是利用股东表决权对银行大的决策进行控制,从总体上控制银行风险而不应该介入到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中,银行作为一个公司拥有管理日常事务和经营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不宜过多干预。通常政府对银行业务的干预多是无效的。”张明指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