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中国经济回暖或是假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4日 16:32  《数字商业时代》

  撰文/何仁

  今年春节黄金周,城乡居民消费热情十足。北京“烤肉季”散座一天竟然翻了7堂,晋阳饭庄的香酥鸭每天卖出300多只,尤其是餐饮老字号,春节期间光千元以上的包桌同比就增长了16.3%。

  沈阳市春节餐饮市场也实现“牛年”开门红。据市商业局对沈阳12家重点餐饮企业春节期间的每日跟踪调查,共实现营业收入620万元,同比增长10%,春节期间全市餐饮业营业额达到4.4亿元。南京市商贸局监测数据显示,节日期间,全市40家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实现销售3800万元,同比增长21.5%。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前一阵急剧下滑后,人们开始议论现在是否已经回暖。市场中确实也出现了中国经济复苏的迹象,但,这是真象还是假象?

  低端消费品增长不是繁荣是衰退

  热热闹闹的牛年春节应该算经济复苏的迹象之一。但国内大城市餐饮业的繁荣是否意味着经济复苏的开始还待进一步证明。因为中国的餐饮业这些年来一直在高速增长。2008年中国餐饮业产值达15390亿元,已经是连续18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如果从一些餐饮企业春节营业额的同期对比看,今年春节营业额的增幅并不高,甚至还是低于往年的。特别一些高档菜卖得明显比往年要少。前几年春节期间餐饮业的增幅多在20%以上,而今年有些城市还达不到这个水平。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最近说,“全球金融危机正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餐饮业也难例外。但就目前情况看,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高端餐饮上,冲击面约在10%~30%,中、低端大众化餐饮却不降反升。”而低端消费品增长恰是经济衰退时期特有的现象。

  欧美市场也出现了同样的情景。据美国Zagat调查公司最新调查显示,纽约的高档餐厅如今可是生意惨淡。受经济危机和物价上涨的影响,纽约人不再像过去那样经常“下馆子”,餐饮支出也有所减少。该调查的发起人蒂姆扎格特说:“餐饮业已明显感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调查发现,少的还不仅仅是食客,今年纽约新开张的餐馆数量自2003年来首次下跌,从去年的163家减少至119家,而三年前则为187家。在3.8万多受访者中,近40%的人称他们为了应对眼下的经济危机,已经不经常出去吃饭,或者选择去较便宜的餐馆就餐。

  要说明中国的问题不但要看宏观面,还要看微观面;不但要看大城市消费市场,还要看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消费市场;不但要看上层还要看底层。近日有媒体记者深入农村,看看在中国经济的最底层发生了什么?

  在湖北省以劳务输出为主的红安县八里湾镇心连心购物中心,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但“高档”商品销售大不如前,500元一条的高档香烟只买出去2条,五粮液只买出4瓶,不及去年春节的零头。高档奶制品金典和特仑苏下降了八成。全镇三家通讯商店,春节期间每天买不到三部手机,与往年大年三十还忙送货的热闹形成巨大反差。与此相对应的是该镇劳务收入,2008年与2007年相比,从8361万元下降到5487万元。下降了34.3%。在重庆市铜梁县凉水镇,从去年10月就有大批农民工提前返乡,春节期间该镇“铜梁百货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50%以上。而大批提前返乡农民工却引起了当地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但节后大部分农民工作并无着落。形势相当严峻。

  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不等于经济回升

  如果再找一个复苏的迹象应该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2009年1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该指数在1月份比2008年12月份上升了4.1个百分点,达到45.3%。这是自2008年12月以来连续2个月保持上升。有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是经济已经探底回升,形成“V”字形走势。在PMI的12个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升幅大多超过3个百分点。特别是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超过6个百分点,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与从业人员指数下降。

  一般来说,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衰退。本次PMI数据虽然仍处于50%以下,但这是该指数连续2个月呈现回升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扩大内需的政策,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开始通过投资品订单陆续传达到企业,春节期间国内消费市场红火,在这些因素影响下,预计中国经济在一季度会出现回升态势。”

  但这一结论仍然是充满争议的。里昂证券于2月2日发布的PMI却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由去年12月份的41.2升至42.2,只上升了一个百分点。里昂证券认为,这一小幅上升并不能为中国 经济带来乐观信号。相反,远低于50%的数字,说明中国制造业仍在萎缩中。

  由于两者在采集样本方面的差异使统计数据存在不同,得出的结论不一致。但我们仍然可以判断,与去年11月PMI 38.8%相比,中国经济已经触底。但问题是这个“底”究竟是个“V”形底,还是个“U”形底,或是个“L”形底?如果说这是回暖迹象的话,那并不止中国一家。据报道,2月初,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相继公布了1月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除德国由于对外需依存度较高,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继续回落外,其他各国数据普遍好于预期。美国ISM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更是由12月的32.4意外上升至35.6。

  所以,单以一般统计数字看“复苏迹象”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这次经济危机可以看出,中国处于世界经济产业链的低端,就是“订单经济”,节奏要比欧美慢一节拍。即今年做的是去年的订单,所以2007年美国信贷危机爆发,2008年中国经济受影响,去年下半年沿海工厂倒闭,今年初内地市场受影响。先东南沿海,后中西部地区,逐级传递。经济落差导致时间落差,再加上各环节上的可变因素,中国经济要想率先复苏谈何容易。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