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货币基金信用风险隐忧初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3日 02:05  第一财经日报

  朱李

  

  一家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投资总监直言,一个100亿规模的货币基金按当下的情况估算,一年的收益率大约为1.5亿元,如果该基金的投资组合中有某只短融出现兑付问题,本息都拿不回来,很可能就会把该基金一年的收益都吃掉。

  在过去半年中,货币基金的规模在以惊人的速度膨胀,而它对短期融资券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如今,短融市场里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足以绷紧货币基金经理的神经。

  短融兑付之忧

  根据中债登的数据,到2008年末,基金公司持有的短期融资券规模达到1195.03亿元,较上一年末增长236%。尽管今年以来股市回暖,但基金增持短融产品的势头并未因此止步。中债登最新的统计月报显示,基金公司1月底对短融的持仓不降反升,增长规模接近60亿元。而众所周知,在各类基金产品中,由于对久期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货币基金一直以来都是短融产品的绝对投资大户,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一年期央票停发以来,货币基金急需大量的投资品来替代一年期央票这一以往的主力。一位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自央票停发后,短融已经“基本成为货币基金的必配品种”。

  今年年初,市场爆出“山东魏桥濒临破产”、“力诺集团实际控制人不知去向”等传闻,对相关短融产品兑付能力的担忧也很快在机构之间扩散。虽然后来随着08力诺CP01、08魏桥CP01的如期兑付,多只短融产品的信用警报暂时得以解除,但是这一风波还是引起了基金公司的高度关注。

  申银万国在最近债券研究报告中称,对于配置型机构来说,短融券市场信用风险并没有随着力诺、魏桥等低评级短融券如期兑付而消失,一、二季度均是信用风险可能爆发的高峰期,发行企业的背景和现金流质量依然值得关注;交易型机构则需关注未来几个月部分到期短融券的偿付问题。

  上述货币基金经理表示,从监管层的角度来说,当前无论是法律环境、金融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不适宜出现破产事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承受能力逐步提高,不排除将有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企业年报未出,2008年四季度可能是“最坏时刻”的推测还未完全得以验证。

  上述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向记者表示,货币基金作为现金管理工具,风险等级在各类基金产品中应该最低,但是短融产品是信用产品中收益较高、风险较大的品种,货币基金投资短融,实际上改变了它本身的风险收益体制。

  “就算不破产,仅仅是出现违约的可能性,短融价格因此造成波动对货币基金来说影响都很大。”上述货币基金经理表示。

  在年初的这次短融兑付风波中,08魏桥CP02的价格最多下跌了20%左右。那位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告诉记者,如果有货币基金因此当日偏离度超过0.5%并被监管层要求调整而被迫卖券,所兑现的损失就将由当时的基金持有人来承担。

  信用评级之忧

  对于过去的这次短融兑付风波,各家基金公司甘苦自知。有的公司完全可以非常洒脱地置身事外,因为对这类评级较低的短融产品“基本没买过”。当然,也总有公司时运不济,恰好持有相关短融产品,尽管只是虚惊一场,但这一“惊”还是给他们敲响了信用产品风险控制的警钟。

  说到信用产品的风险控制,信用评级无疑是事前控制的源头之一。目前,基金公司在债券投资中所用到的信用评级主要分两类:一是远东、联合、大公等专业评级公司所提供的外部评级报告,另一类是由各公司自己的研究部门对信用产品所做的内部评级。

  尽管外部评级报告似乎更具权威,并且被债券市场中的投资者广泛使用,不过对基金公司来说,它们秘而不宣的内部信用评级还是更受偏爱。

  多位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外部评级可以用作债券投资过程中的一个参考,但是这些评级时效性较差(企业债一年更新一次;信用债半年更新一次),并且评级机构向债券发行人收费这一制度使得外部评级的独立性不够。

  用一位基金经理的话说:“虽然监管层要求基金公司投资的短融必须是A+以上的评级,但是这条规定形同虚设,因为按五大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市场中就没有‘不可投资’的品种。”相比之下,内部的信用评级要更加关注对基金公司自身利益的保护。事实上,这也是各公司在债券投资中最为核心的竞争领域。不过,由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各公司在信用评级方面实际投入的人力与物力仍有较大分化。

  据了解,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会专门从评级公司挖人来做信用分析,建立一套系统的信用评级指标,并对基金经理的权限加以限制。不过,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出于成本的考虑,人员和制度的配备就不会那么完善。目前行业内仍有一定数量的公司无专人对信用产品进行信用分析,甚至有的公司完全没有自己的内部信用评级,对于外部评级报告仍然非常依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