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悦
文/本报记者 许悦
被三聚氰胺搅混了市场的中国奶业,原本以为事件已经终结在牛年来临之前。没想到春节刚过,三聚氰胺这一让广大家长闻风丧胆的添加剂,又因境外媒体的报道再次回到公众视野,而且这一次是怀疑出现在进口奶粉多美滋身上。
国产奶粉也无法独善其身,还没走出三聚氰胺阴影的蒙牛,也几乎同一时刻被再度卷入事件的旋涡中心,只不过这次出事的添加剂是OMP而非三聚氰胺。
中国奶业再次乱成一锅粥,虽然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给多美滋和蒙牛特仑苏发出了两道“免死金牌”,但网上质疑声四起,96名多美滋“结石娃娃”的家长也将继续委托律师对涉嫌企业进行跨境诉讼。
如今,中国奶业的质量危机已经彻底升级为信用危机。而随着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行业添加剂整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很多人已经在猜测,不知道下一个撞到枪口上的会是谁?
多美滋“结石娃娃”家长跨境诉讼
揭起多美滋事件的是境外媒体,最初的报道称,从去年9月起,浙江、贵州、四川等地区陆续发现,近50名婴幼儿在饮用法国达能集团旗下品牌多美滋婴儿配方奶粉后,出现肾结石的症状,其家长怀疑奶粉遭到污染。事件曝光后不到半个月,全国多美滋“结石娃娃”已经增加到96名。
多美滋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从2002年起,多美滋在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持续保持总销量第一。自2005年起,多美滋销售量和销售额双双创全国第一。
本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站出来“辟谣”,称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对2008年9月以前生产的乳制品开展了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多美滋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的原料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同时,该企业对2008年9月14日之前生产的已售出奶粉全部进行了清查,经检验未检出三聚氰胺。另外,2008年9月17日质检部门对该企业驻厂监管以来,该企业出厂的配方奶粉经指定的检验机构批批检验,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拿到了“免死金牌”,多美滋近期的广告铺天盖地。但是,细心者发现,多美滋公司在11日和12日声明的一个明显区别:11日声明中的“100%来源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牧场的进口奶源”,在12日声明中变为“100%进口奶源”。这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还是有着丰富的隐含信息?多美滋公司不作解释。
而蒙牛特仑苏事件则是从国家质检总局“爆”出来的。2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向内蒙古质监局发函,要求其责令蒙牛公司禁止添加OMP和IGF-1物质,并强调人为添加上述物质,不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虽然最后卫生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专家对蒙牛公司使用的OMP食用安全性进行了研讨,认为消费者饮用目前市场上该产品没有健康危害。但根据卫生部的通报,OMP物质不是中国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执法监管部门将对违法行为作出处理。
质量危机彻底升级为信用危机
但与去年底三聚氰胺事件暂告一段落不同,这次质检总局的调查结果没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一些网友发帖表示不相信,怀疑是政府部门平息风波的做法。采访中不少家长忧心忡忡:“三鹿事件后给宝宝转吃进口奶粉,但现在多美滋也被怀疑有问题了,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品牌值得信赖。”记者也了解到,近期赴港买奶粉的热潮再次出现,一些旅行社还把购买奶粉列入旅游团的必游“景点”。
很多人至今仍记得,2008年3月,牛根生去哈佛大学演讲时谈到的一个话题是“大品牌就得负大责任”。仅仅半年之后,三聚氰胺事件就印证了牛根生这一说法。如今蒙牛不仅产品销量大挫,多年来辛苦经营的品牌价值,也在近期的一份调查中大掉身价。
而多美滋虽然由始至终均没遭遇撤架对待,但销量已经大幅锐减。即使是在质监部门为其证“清白”后,多美滋“结石宝宝”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国内权威部门已经断言多美滋不含三聚氰胺,96名多美滋“结石娃娃”的家长目前正在委托律师对涉嫌企业进行跨境诉讼。
下一个被发现乱添加的会是谁?
很多人还有疑问,为什么在三聚氰胺风波已经看似平息的情况下,质检总局会突然间“爆”出蒙牛的问题,事件背后是否还有什么背景?记者昨天向有关监管部门了解到,原来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家质检总局已经从2008年12月10日开始,分三阶段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蒙牛OMP的问题正是撞到了枪口上。
据悉,第一阶段是组织食品行业开展自查自纠,目前已进入全面清理整顿的第二阶段,时间从2009年1月11日-3月10日,包括追溯非法添加物源头,依法严厉查处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及相关人员责任。这一专项行动将持续到4月10日,旨在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
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食品生产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很严重,如在泡菜中超量使用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在面点月饼馅中超量使用乳化剂,在面条、饺子皮的面粉超量使用面粉处理剂,在糕点中使用膨松剂过量,馒头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油条过量使用膨松剂。
此次OMP事件唤起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关注,虽然蒙牛最终被判“无害”,但其乱添加的“罪名”还是成立的。随着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行业添加剂整顿工作的逐段深入,很多人已经在猜测,不知道下一个撞到枪口上的会是谁。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