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芃
1月份CPI、PPI涨幅的继续大幅回落进一步增强市场对降息的期待。不过,种种迹象表明,短期内降息似乎不太可能。而适时适当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应是可行的。
首先看降息。上周公布的央行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141亿元,而上海1月新增贷款更是达到去年全年的1/3,市场流动性得到极大增加。这表明我国的保增长政策已经显出成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市场资金的紧张,这使得市场对于降息的要求已经不那么迫切。同时,在经济下滑、通缩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相比经济高涨、通货膨胀时期,已经没那么明显了,此时降息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难以达到预想效果。此外,在连续降息之后,银行存贷款利率差的空间已变得越来越小,继续降息会进一步压缩已经变得很窄的存贷款利率差空间,降低银行盈利水平,会影响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正如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所言,目前利率水平处在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适当水平,零利率政策或准零利率政策并非是好的选择。
再看看存款准备金率。在从紧的货币政策时期,央行从2003年起连续2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存款准备金率从2003年9月的6%上升到2008年6月的17.5%,远多于同期的利率调整次数。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控制信贷的过快增长,实际上也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
但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已由控制通胀变为反通缩,为保增长而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需要充分的信贷规模作为保证。从去年底以来,银行的放贷积极性有了大幅改观,信贷规模有了实质性增长,今年一月更是创下增量的历史新高,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
要继续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的三大调控手段中,减息是最有力的手段也是不能常用的手段,而且如前文所述目前也不宜使用,票据手段的力度又稍嫌不够。因此,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应该是最佳手段。
目前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4.5%,为1985年以来的最高点,仍出于历史较高水平。相对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冻结了大量的资金,限制了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已经明显显现时,过多的银行资金被“闲置”就有些“浪费”了。按照1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8.16万亿元计算,存款准备金率每下调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流动性4800亿元。由于我国银行的收入来源仍以利差为主,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既增加了市场流动性,还扩大了银行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不会改变现在的正利率的格局。从历史上看,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就多于利率调整,是常用的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
因此,在利率保持相对稳定时,“把存款准备金率做到一个适当的水平上”,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