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开平 程元辉 广州 上海报道
尽管汽车业振兴规划已经出台,明确提出培育汽车消费市场这一政策利好消息,然而调查显示,80%以上身处第一线的汽车经销商面临资金匮乏、经营亏损的压力,43%经销商面临资金断裂或被兼并的生死考验。可以肯定的是,汽车退市潮的蔓延将改变汽车销售市场的牌局。
融资难题成重压
“2009年将是困难的一年。”广州某汽车品牌销售服务公司的经理说。
这位经理指的就是融资上的困难,对于汽车销售公司而言,能否顺利融资,事关其“命运”。因为按照惯例,汽车生产厂家一般都要求先到款再发货,这样销售公司就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这笔流动资金一般都是通过银行和汽车金融机构融资获得。
东莞市常平镇的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就是通过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方式融资。2007年,其在东莞某银行获得了1000万的贷款,以应对其正常的资金运转。
然而,这家银行似乎早就预见了汽车销售公司的风险,这笔贷款并没有很容易发放到汽车销售商手里。而是通过一家信用担保公司担保,抵押该汽车销售公司的汽车合格证后才放贷。使得汽车销售商多付出了贷款额3%的担保费用,而银行则由信用担保公司分担了部分风险。
去年下半年汽车市场的低迷,也被信用担保公司看在眼里。去年12月份,担保公司派人调查了这家汽车销售公司,该信用担保公司的经理对记者表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状况,我们不能保证银行是否能为其续贷,如果可以,我们将提议压缩贷款,至少减少20%。”
该信用担保公司认为,可能的方式是压缩贷款,因为让汽车销售公司偿还贷款,他们也无力偿还,“只能想办法降低风险了”。
对于金融机构做出的反应,经销商认为汽车生产商应该有所动作,应该“共渡难关”。广州一家本田汽车销售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厂家如果能加快返利周转速度,把返利周期由三个月改为一个月,就能缓解经销商的部分资金压力。
融资难题随车市下滑悄然开始了,它将伴随着行业大洗牌的整个过程。
多数4S店面临破产
作为全国汽车销售重镇,上海汽车4S店格局在近四五年中经历了两次明显的洗牌过程。其中第一次是2005年,《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实施之后,二级车商的全身而退和以4S店为主力的销售模式猛烈推进;第二次则是2008年以来,汽车销售4S店模式激烈竞争的惨烈洗牌。
2008年8月份,曾经的上海汽车销售老大——和平汽车城在经济危机最凶猛时谢幕,旗下的上海大众、北京现代和东南汽车4S店一并推出,从而结束接近十年之久的汽车销售业务。
2008年11月,上海汽车工业沪东销售有限公司50%股权“1元底价拍卖”的信息悬挂了20天之久仍然无人问津,该公司作为上汽销售旗下资格最老的汽车销售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上海大众首批特许4S经销商。
就在近日,上海大众汽车金桥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第二次转让40%股权,第一次挂牌1200万元,无人竞买,目前第二次挂牌1097万元,仍然没有买家出现。从这家公司近两年的利润来看,去年净利润为147万元,前年为99万元,对于一个月只有10万元收入的一家店,利润显然已经很薄了。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北方长福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正在挂牌57.38%股权,挂牌价格1693万元,不过这家企业的前年净利润为220万元,在去年却为-55万元。一位上海从事销售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些出现问题的汽车4S店不是个案,代表着汽车4S店经营现状,多数4S店已经走在破产的边缘。
接受记者采访的上海多位经销商老总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共识是“汽车4S店的频繁转让和退市已经证实4S店模式洗牌时间的到来”。有业内人士指出,大规模的倒闭应该发生在今年,去年一些经销商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今年很难支持得住了,汽车销售市场已经逐渐进入洗牌模式。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