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汇储备如何刺激国内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9日 23:52  金融时报

  左小蕾

   

  温家宝总理在最近的演讲中曾提到,中国有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们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刺激经济。但是温总理也说到,外汇储备只能用在国外。那么外汇储备如何刺激中国的经济增长呢?

  笔者认为,“只能”用在国外的外汇储备是可以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个问题是,外汇储备不能像“4万亿元”的政府支出那样,直接投放到中国经济之中。这里有一个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中央银行通过发行人民币,从企业和个人手上按照当时的汇率“买”回来的。从道理上来讲,任何时候企业和个人愿意用当时的汇率换出外汇,中央银行都要把外汇兑换出去。

  更重要的是,进入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要转身投放进入国内的经济运行,一定要再转换成人民币。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再换成人民币进入经济运行,意味着二次兑换。假如汇率是1美元对7元人民币,第二次兑换以后,相当于1美元换出了14元人民币。二次兑换带来两个可能的结果:如果维持汇率不变,两个7元都要兑换1美元,结果就会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一样,发生泰国的外汇储备几近告罄的货币危机;如果汇率变化,1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结果是人民币大幅贬值,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而且,如果可以二次兑换,就可以三次兑换、四次兑换,这种外汇重复兑换行为与中央银行印钞票没有什么区别,每次兑换都相当于中央银行发出以当时汇率计算的等量货币。如果经济形势恶化到要靠印钞票来刺激经济的地步,也用不着转弯抹角玩外汇兑换的游戏,直接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说的那样,“从直升飞机上撒钞票就行了”。

  如果温总理提到外汇储备支持经济,是从中国经济实力的角度,从中国存在调控空间,表示中国政府应对危机恢复经济的信心,说明中国的经济应该没有到要靠印钞票的境地。所以外汇储备支持中国经济应该是按照经济学常规运作的思路了。

  曾有观点认为,我们把外汇储备投资海外,实际上使外国人得到融资。然后这些钱又通过外国机构转投中国,外汇储备还是回到国内来,为什么就不能我们自己直接投资中国。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实际上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投资在海外1美元是1美元的外汇储备,当外国人得到这1美元的融资,再投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外汇储备又增加了1美元,而原来投资的那1美元仍然是我国的外汇储备,我们现在有2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与我们自己把1美元的外汇储备兑换两次是完全不同的。

  接下来关心的问题是,外汇储备如何按照经济学的思路支持国内经济增长。

  首先,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中国累积了全球最高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使中国具备较强的外债和其他正常外汇需求的支付能力。在当前危机时刻,对于稳定外国直接投资,防止资本大规模流出是非常重要的实力保证。

  其次,较大的外汇储备可以通过推动进口增长来拉动国内的投资增长。外汇储备可以用来购买更多的国外技术和相应的机械设备,最后都将形成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根据报道,温总理在西班牙签署的双边协议,应该就包括了这些内容。两国企业家会谈,应该也会在这个框架下,达成更多实际操作层面的协议。如果能够进口一些环保和能源有效使用方面的技术和设备,不仅从投资的角度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也是对全球关心的环境保护和气候变暖问题的积极回应。

  中国增加进口,不仅拉动中国经济,对于出口国的经济也是有利的。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这样使用外汇储备是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贡献。只要部分国家能够解除一些技术和产品的出口限制,相信中国的进口需求可以对出口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本报专家组成员、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