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南薪酬:全行业仍然稳健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8日 15:53  新浪财经

  2008年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历经磨难的一年,西南经济也在震灾中遭受重创,据相关机构披露,汶川大地震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四川省一年的生产总值;与此同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波及中国,但相对沿海以及其他一类城市,来自西南各行业的反应相对较小。造成整体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金融和地产及地产上下游行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而西南经济业态分布全面,在本次危机中受影响不大的高科技、消费品等高附加值行业占西南GDP的较大比重;另一方面,超万亿重资注入的大规模灾后重建工作,极大的推动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正是业态分布以及重建工作的大量资金注入,让西南整体经济在此次国际化金融风暴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根据太和顾问的调研,从中国经济带的薪酬水平分析来看,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薪酬水平很接近,东北地区和西南、中西部地区的薪酬走势相对平缓,尤其在中、高端人才的薪酬给付方面同其它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随着近几年中、高端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中、高端人才的薪酬给付水平正趋于全国一体化,预计在未来的2-3年里,西南将保持一个较高的增幅以追赶国内同等水平。

  地产---层出不穷的过冬方式

  通过2007年与2008年两年西南地区地产与金融行业的薪酬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休戚相关的行业在2008年整体现金收入总额水平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其中较多增长是在2008年前两个季度完成的,另一小部分增长来自于某些企业的年度小幅普调。而在2008年下半年,地产企业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度过这场行业寒冬。

  在这场御寒竞赛中,土地储备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是一个关键指标。土地储备占总资产50%以下的企业有相对充实的现金流,这部分企业目前更为关注的是关键人才的保留与激励,甚至有企业选择了在这一人才竞争相对缓和的时候进行大规模扩编,实施人才储备。相比之下,资金链出现危机企业则选择了合作开发、减少土地储备、裁员瘦身、全员减薪等多种方式,尽量减少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从历史数据来看,任何一次危机过后都会带来行业整合。可以预见,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在进行了行业结构与人员调整之后,房地产行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将得到提升,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上也将有所突破。

  高科行业----危机之外的世外桃源

  我国近几十年来一直处于追赶国外领先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十七大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西南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不少高科技企业,不少国外巨头近几年也纷纷在成都、重庆设立子分公司、研究院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带来了高端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也使得高科技专业人才、高端管理人才的争夺战愈演愈烈。根据太和顾问对西南高科技行业的调研显示,高科技行业总体较去年呈上扬趋势,其中增幅明显的是各专业人才的薪酬。如高级软/硬件工程师、JAVA工程师、网络技术工程师等热点岗位较去年同期薪酬增长率平均高达14%。在全面薪酬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过去只针对高管的诸如奖金池、EVA、递延现金等激励手段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层面普及化。

  西南为吸引高科技企业,出台了减免税收和退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西南还拥有丰富的技术类人才储备和相对一类城市更低的人力总成本,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企业选择落户西南区域,预计新一轮的竞争将使高科技行业在2009年仍然保持薪酬增长的高位。

  制造---打破人力资源管理的两极化

  西南拥有众多的制造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两极分化尤为突出,外资或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对规范,而绝大部分本土或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受组织、薪酬、绩效“老三篇”等问题的捆扰。

  制造行业的薪酬走势平缓,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各层级之间的薪酬水平差距不明显造成的,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企业内部岗位价值序列。根据制造行业“微笑曲线”理论,企业的薪酬分配应与附加价值产生成正比。但目前的本土制造企业,寻求平均化的思想仍然比较明显。面对当前不确定的经济环境,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危机,部分企业不得不开始苦练内功,夯实管理基础,着手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以期通过企业内部成本的节流,实现企业高经济价值的增长。

  总结

  相比从2006年到2007年不断攀升的薪酬增幅,2008年西南地区全行业10.2%的薪酬增长率略有回落。较之其它区域而言,西南地区自身较低的付薪水平与市场接轨的愿望强烈是薪酬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相信在2009年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和西南自身优势的推动下,区域的薪酬水平仍将稳健增长。

  太和顾问  魏明

    相关专题:

    聚焦金融国有企业高管限薪令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