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在吹响票据冲锋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 01:55  第一财经日报

  邱壑 李彬

  年初信贷“冲锋”,票据融资冲得最为彪悍。

  1.62万亿元新增信贷中仅票据融资一项就达623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近四成。票据融资自去年年末加速,去年票据融资增加6461亿元,仅四季度就增加近5000亿元。

  资金究竟投向哪里?狂飙的票据融资能否持续?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银行人士分析认为,在套利诱惑下,票据融资背后可能存在“虚增”成分,但也是年初信贷结构调整的暂时现象,在一波狂澜过后会渐渐平息。

  “滚雪球”?

  上周六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在有关会议上表示对票据融资的质疑。他认为,由于票据贴现利率和半年期存款利率存在一定利差,企业可能在票据贴现后转存银行套利,这种存款在银行体内循环。在市场贴现利率与其他(如存款)利率倒挂的情况下,票据融资存在一定虚增的可能。

  广东发展银行一位人士告诉本报,银行开票需要企业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由于不能“自开自贴”,企业可以通过另一家企业贴现后将资金转至自己账上,然后再存入保证金再次申请银行开票。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定的货币创造效应。

  《票据法》第十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这种‘滚雪球’式的套利未必具有真实的交易背景。太多次也不允许,风险太大,银行和企业一般不会这样来做。”上述广东发展银行人士称,经济环境好时,企业财务状况相对较稳,这种操作可能多一些,但目前经济环境不佳,如果企业倒闭,上下游企业受冲击往往很大,一旦应收账款无法收回,银行面临的风险就很大。

  一家股份制银行资产负债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票据融资中虚增的情况“肯定有”,但“多少不好说”。存在这类操作方式的可能大中型企业多一些,因为大中型企业直接贴现利率约在1.6%~1.8%,目前3个月期和半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分别为1.71%和1.98%,可能存在一定利差;而小型企业票据直贴利率一般是2%以上,套利空间不存在。

  “因此一般大中型企业可以做,小型企业很难做,成本较高,套利机制不存在。但存在另一种渠道,小企业可以通过把票据融资拿到的资金做民间借贷(获取利差)。”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存在两种套利方式,一种是大中型企业在银行体系内的套利渠道,另一种则是中小型企业将银行资金用到外部进行套利。“各类型企业都有各自的渠道去做这种套利,但区分企业资金的真实用途是很难的,除非把现金流的每个节点都找到。”

  不过,一位券商宏观分析师不赞同上述看法。他对本报表示,票据融资高速增长已经持续几个月,如果确实是由利差驱动,套利空间必然会渐渐收窄直至消失,套利不可能是票据融资数月高增的根本原因。

  央行副行长易纲在上述会议期间否认“套利”的可能。有报道援引易纲的话称,企业通过票据贴现转移成存款进行套利,在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上由于利差太小,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目前票据贴现的平均期限大概是4个月,不能和半年期的存款利率进行比较,与3个月存款利率比则利差很小。

  结构调整?

  票据融资的快增,可能会带来银行间票据转贴现规模增长。上述广东发展银行人士称,同业间的票据转贴现没有限制,属于表内业务,因此会影响银行的信贷余额。如果某银行分行票据融资太大,超过总行下达的规模,可以通过转贴现的形式转出一部分资产,这种情况年末出现较多。“转出行有些是资金面比较紧的银行,大银行信贷有空额,接受转入可能就多一些。”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对于大银行来说,票据直贴额度通常较小,而转贴现一笔交易就达到几十亿元且成本较低。此外,转贴现多了一手追索,使得银行风险降低。

  不过,在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看来,这场票据融资“盛宴”并不可持续。“目前贷款从分布上来看,很多政府投资项目还不到提款期,银行需要把资金用出去,往往就会选择利率略低于贷款、但风险也较低的票据融资。过一段时间,项目提款期到了,这部分票据就会逐渐转变为贷款,票据融资的占比也将逐渐下降。”

  分析人士认为,票据融资增加是一种短期的行为,短期内起调节作用,而中长期贷款是整个贷款中最需要关注的。

    相关专题: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相关报道:

    银行业:信贷投放数据 谨慎看待银行业

    1月新增贷款创天量 全年信贷投放或前高后低

    国务院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投放

    审慎看待9000亿元信贷投放

    1月信贷投放凶猛 新增规模料超去年12月

    1月份信贷投放新增规模可能超过去年12月

    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信贷投放完美均衡

    中国银行出台七项具体措施 将继续加大信贷投放

    中行七措施加大有效信贷投放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