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军
文/本报记者 张军图/采采
2月11日,经历漫长的讨价还价之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终于就经济刺激方案达成一致意见。这个“缩水版”方案最终耗资7890亿美元,低于众议院的8190亿美元和参议院的8380亿美元。
对于美国以外的人来说,“山姆大叔”愿意掏多少钱看病抓药,并非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重点。重点是,那个令全球为之震惊的“购买美国货”条款还在吗?
如果美国政府在“买国货”问题上也高呼“YES,WE CAN!”的话,那么贸易保护主义的幽灵将再次被释放,最终肆虐全球。
美国人“关门”A
说美国人想象力丰富,恐怕并不为过,毕竟它们创造了无数科技奇迹。然而,他们的想象力,到了处理国际贸易上,就变得如此枯竭。
在他们的选项中,似乎除了“自由贸易”,就只剩下“贸易保护”了。所以,不是划向这边,就是划向那边。
1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亮出了他们的选择。这天,该院表决通过经济刺激方案。其中规定,凡方案涉及工程、建筑用钢铁必须为美国出产。随后的参议院版方案更是强化了“国货”限制,要求工程“所用钢材和其他制成品全部由美国制造”。
消息公布,全世界一片哗然。很多年前,中国曾有一句广告语叫“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现如今,美国人也流行“(自由)女神永不倒,国货当自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再表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不应被用于发出“贸易保护主义信号”,但美国国会依然用他当初竞选的口号做出回应“YES,WE CAN!”
事情还远没有这么简单。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国货当自强”方案还在陆续出炉:参议院通过了一项“雇美国人议案”,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美国银行在增加雇员时,必须优先考虑雇用美国人;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所使用的任何制服和纺织品,都必须是真正的“美国制造”。
总而言之,要想拿到美国政府的“救济款”,就必须买美国货,用美国人。
一向以“自由贸易”自居的世界超级大国,当自己病入膏肓时,决定对全世界“关门”。正如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上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所言:西方为了掠夺别国的资源而倡导经济的全球化,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启用贸易保护。
全世界“开骂”B
美国“买美国货,用美国人”计划,收到了来自全世界的骂声。
率先开骂的,正是美国人的邻居加拿大。加拿大总理哈珀毫不客气地充当了“急先锋”角色,他批评说,如果“购买美国货”条款正式获得通过,美国将失去要求他国放弃保护主义政策的道德权威。
紧接着,欧洲各国加入了战团。“在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重压下,奥巴马政府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极为短视,纯属饮鸩止渴。”英国《泰晤士报》如是说。
英国商务大臣彼得·曼德尔森宣称,这场购买美国货的运动一旦展开,就有可能转变为真正的贸易壁垒,导致真正的贸易冲突,“对经济复苏而言,它是一服毒药。”
或许是觉得商务大臣的份量还不够,英国首相戈登·布朗也亲自上阵。在达沃斯论坛上,他警告说,现在不是从全球化转向保护主义的时候,“诉诸保护主义手段并不能解决目前的金融危机。各国应团结一致,加强合作。”
德国总理默克尔同样毫不客气地警告美国不要因金融危机而陷入贸易保护主义泥潭。
如果说各国政要只是在言语上发出警告,那么欧盟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其贸易代表阿什顿指出如果美国国会通过这个禁用外国产品的经济法案,欧盟将“绝不会坐视不理”。
美国媒体读出了其中的“火药味”,它们称这是“过去20年布鲁塞尔(欧盟所在地)发出的最强硬措辞”。据称,如果该条款获得通过,欧盟将被迫考虑各种应对措施,甚至可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
忧虑还在蔓延。日本财务大臣中川昭一近日表示,他预计即将举行的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将就“购买美国货”条款进行讨论。这一会议本月13日至14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
这位日本政府官员说,他已经与美国新任财长盖特纳以及其他七国集团成员的财政部长就“购买美国货”条款进行了电话磋商,“‘购买美国货’条款代表着贸易保护主义,七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成员都已经明确表示了对这一条款的反对。”
或许是为了给美国人再提个醒,中川昭一强调说,WTO的所有成员都应当遵守贸易自由化原则,“我们已经在‘大萧条’时期尝到过贸易保护主义的教训”。
他所说的,是一个遥远的记忆。1930年6月,美国股市崩盘后,当时的胡佛政府为了保护国内工业不受大量进口商品冲击,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开始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这一法案立即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同时引发各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报复,一系列的贸易战几乎令全球贸易“冰冻”,美国的经济也由此下降了2/3,一半的美国人失去工作。
79年后,一纸“购买美国货”的方案,会否重蹈覆辙,令全球为之瞩目。“今天的贸易全球化水平,早非79年前可比,一旦促发贸易战,后果不堪设想。”有关专家称。
就连美国公司也感到了威胁。据称,GE、波音等多家跨国巨头已联合美国当地的15家行业协会,致函美国参众两院,反对将“购买美国货”这一条款纳入美国财政刺激法案。这些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都拥有大量订单,一旦促发贸易战,它们将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世界由平变方 C
曾记否,2005年前后,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一本著作《世界是平的》令全球为之疯狂,人们仿佛看见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转眼四年时间过去,世界又恢复了旧时的模样,它不再是平的,它变成了以邻为壑的一个个切面,它变成了“立方体”,每个经济体都在固守着自己的领土,不让别人踏进。
在“带头大哥”美国的鼓舞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愈演愈烈———
去年11月以来,俄罗斯已经推出了28项上调进口关税以及补贴本国出口的措施;还有6项措施正在规划中。
欧盟国家开始收紧自己的贸易规则,例如重新为牛奶出口提供补贴,指控中国产螺丝和螺母以低于成本价在欧洲倾销,从而有效地将这些产品拒于欧盟市场之外。
法国政府则在向雷诺及标致雪铁龙两大汽车厂商提供30亿欧元紧急贷款的同时,要求它们承诺不裁员或关闭境内任何工厂,或不将生产线转移到法国以外的工厂。
阿根廷海关近日宣布,为了加强对本国企业的保护,决定提高包括自行车配件、乐器、钢铁管、背包、电脑配件等800余种进口商品的参考价格。
WTO的数据显示,反倾销案总数已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0%。这无疑是“贸易保护”的一个风向标。WTO预计,继2008年增长6.2%之后,今年全球贸易总额可能会下滑超过2.1%。
风越刮越猛,中国也变成了受害者。去年10月以来,印度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17起贸易救济调查,并于近期对中国钢铁、化工、纺织等产品实施进口限制措施。2月6日,印度商工部又向印度全境所有海关部门通告,将全面切断中国玩具进口管道,包括经由第三国进口的途径。
尽管印度商工部长卡迈勒·纳特宣称,这项禁令是基于“公共卫生和安全”方面考虑,印度玩具业公会副主席库玛却道出了更深层次的玄机。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国玩具廉价倾销印度市场,造成印度本土玩具产业失业人口增加,这是促使印度当局停止进口的原因。
据报道,1992年到2003年,印度玩具厂商每周从中国进口120万件玩具。尤其到1997年之后,中国玩具一度占据了印度80%的市场。
这股强烈的保护主义风暴,令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Burton G. Malkiel深感担忧。他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这场“买美国货”运动不符合经济学原理,它威胁到了贸易和资本流动的稳定性,有可能使当前的全球衰退最终演变为上世界30年代的大萧条。
他举例说,如果不允许美国50个州之间自由贸易,“那么像我这样住在新泽西州的人就买不到夏威夷的菠萝、加州的葡萄酒和蔬菜、堪萨斯州的小麦、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石油,而我们也不会向美国其他地区销售药品,那生活将比现在糟得多。正是自由贸易带来的生产分工让我们所有人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全球贸易也是一个道理。如果我们能从中国进口便宜的服装,同时向他们销售电脑和数据存储设备,那么我们两国都会获益。”
在他看来,“买美国货”条款和其他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能够带来的只有失业而非就业,“它们是对全球经济下滑做出的不负责任、会弄巧成拙的回应。”
这正如英国首相布朗在达沃斯所发出的警告:保护主义无法保护任何人,尤其是穷人。
所幸,在一片萧杀之中,还依然有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就在美国等相继“关门”的当口,中国发出明确的信号:将不会在经济刺激计划中推行含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购买中国货”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