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2008年底主要经济指标开始出现积极变化,中国经济有望率先实现复苏。”央行副行长兼上海总部主任苏宁日前指出,中央各项扩大内需政策已经推动了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
“2008年底主要经济指标开始出现积极变化,中国经济有望率先实现复苏。”央行副行长兼上海总部主任苏宁日前指出,中央各项扩大内需政策已经推动了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
苏宁是在央行上海总部于上周五召开的2008年度上海市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做上述表示的。当天的会议主要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和上海市经济金融形势,并就做好2009年上海市货币信贷工作提出了要求。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1月信贷猛增几成定局
会议要求,上海市金融机构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扩大内需的政策,保持上海市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事实上,今年1月份以来,上海市各金融机构大力放贷已成定局。
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的相关人士昨日就告诉早报记者,截至上周五,光大上海分行新增对公信贷高达105亿元,主要投向大型电网、公路、铁路等政府投资与扶持重点。
这一信贷投放速度显然大大超过了此前的安排。根据早报记者掌握的信息,光大银行总行此前定下的全行全年新增贷款总额度不过600多亿元。其他银行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据上述人士介绍,该行有不少的新增贷款都是投向了与世博会相关的政府主导项目上。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去年12月份,上海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较11月继续明显放缓,为-11.8%。这一数值在全国各地区中排在倒数第二,亦明显低于同属长三角的苏浙两省。此前曾有多位专家建议,上海亟需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以保证经济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提出要“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优化信贷结构”。屠光绍在当天的讲话中亦特别提及,要在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创造更多的贷款增长点。
寄望金融中心建设
在当天的会议中,屠光绍多次要求上海市金融机构必须处理好金融资源集聚和释放的关系,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而此前的2月5日,屠光绍出席“中国并购贷款与融资研讨会”时曾这样表述,简单地理解“金融资源集聚和释放”即是:上海仍需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的辐射力,以进一步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屠光绍提出,可以通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金融创新、加强环境建设四个方面,促进“金融资源的集聚和释放”。
举例来说,上海将通过地方经济发展推动银行发展;结合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动航运金融;加快金融创新,推出包括“并购贷款”等新的金融工具,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最终达到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作用。
显然,如何处理上海市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相互关系,已成为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可资佐证的是,央行上海总部在部署2009年上海市金融机构工作时,最后亦单独提及“继续推进金融对外开放,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