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丁波)上周末出炉的中国乘用车市场统计数据验证了今年1月车市的“开门红”。由中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提供的数字显示:1月份,全国包括轿车、SUV和MPV等在内的乘用车销量共计647594辆,比去年12月份高出0.3%,与去年1月疯狂开局的数字同比也仅差0.2个百分点。从以往年份每月的统计数字来看,今年1月份的数字绝对可以进入往年所有月销量的前三名。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分析认为,今年1月的销售火旺有几重因素:一是去年12月19日国家宣布降低油价,一些动心的潜在用户,从选择车型到实地看车,最后办理买车手续,这部分人的购买能量大多是在今年1月释放的。还有很多精明的潜在用户,知道过了年再买车就可以不交养路费了,因此也集中在1月初买车,这使得2009年第一周的汽车销量非常高。二是从1月20日起,1.6升及以下的乘用车购置税从10%降到5%,对汽车市场扩大又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很多自主品牌的经销商1.6升及以下的乘用车都销售一空。按法定工作日的平均销量计算,今年1月份日平均销量同比要高出20%以上,同期国内市场出现销大于产的情况,很多企业安排了节日加班生产,以应对节后市场的旺盛需求。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对于2月份实现同比增长还是充满信心。饶达表示,去年2月刚好遇到了雨雪冰冻灾害,很多商品车无法运到经销商处,对销量的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的日期离春节放假仅剩下5个工作日,而一些小排量汽车脱销,很多消费者只能在春节期间看车和预订,2月份付钱提车;加上汽车生产厂家春节期间加班生产,节后供应问题基本解决,因此2月份的市场仍会火爆。另外,去年2月份仅有18个工作日,而今年的2月份有21个工作日,多了3天,在国内市场就可以多卖7万辆以上的乘用车,2月份同比增长幅度会很大。
但饶达也表示,目前乘用车市场开局很好,并不能保证延续到全年都这么好,过于乐观还为时尚早。因为历史上有过很多次连续几个月销售很好的情况,能延续到全年的却很少。政策引发的市场热潮过去后,销售走势就很难说了,也更依赖于宏观经济面的影响。
本报讯 (记者 张奕)春节长假后半期以及长假过后的一周内,上海二手房市场看房数量逐步上升。不过,由于总价相对较高,市中心区域二手房交易仍处冰冻期。
受元旦、春节等长假影响,刚刚过去的1月份,上海楼市波澜不惊。最新公布的上海二手房价格指数为2297点,较去年12月下降19点,环比跌幅为0.79%。中心城区中共有10个区二手房成交均价下跌,平均跌幅为0.93%,仅闵行区出现上涨,涨幅为0.75%。
以结婚等本地自住刚性需求为主力的看房群体,在春节后期起逐渐活跃。相比外围区域,春节期间市中心区域的二手房源,不仅中介公司的带看量有明显下降,市场成交也更为冷淡。中原地产静安区区域经理金晓峰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春节看房客户多为首次置业的婚房客,预算较低,总价在150万元左右的房源最受关注,而市中心房源的总价动辄就要250万元左右,超出了心理预期。其次,境外人士、企业高管等高消费群体春节期间离沪,导致客户群相对单一,也是节日期间市中心二手房带看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据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的统计,1月份黄浦、长宁、卢湾、静安、徐汇5个市中心区二手房成交均价均出现下跌,平均跌幅为1.02%。其中,黄浦区跌幅最大,为1.55%;长宁区跌幅最小,为0.59%;卢湾区和静安区跌幅分别为1.11%和1.0%;徐汇区跌幅为0.86%。
新房的低价入市,也影响到了其余中心城区的二手房价。其中,跌幅最大的为杨浦区,下跌1.21%,区域内的控江板块跌幅为2.08%,创近阶段以来的最大跌幅;普陀区和虹口区跌幅较小,分别为0.81%和0.71%;闸北区跌幅最小,为0.25%。闵行区区域内地铁沿线板块经过前期调整后,抗跌性重新显现,本月闵行区二手房均价出现上涨,涨幅为0.75%。
尽管1月份上海二手房指数较去年12月份下跌,但与去年同期指数相比可以发现,上海二手房指数在连续5个月下跌后,仍比2008年1月份的指数略涨2.28%。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认为,上海二手房市场整体表现趋于平稳。自去年11月接连出台多项政策后,目前二手房市场已经进入政策消化阶段,成交量骤增骤减的可能性较小。不少二手房依然在寻找价格底部,一旦价格调整到合适水平,二手房需求就会释放。中原地产预计,2月下旬起,市中心区域二手房的成交会逐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