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石油储备建设提速 今年将建设8个油储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9日 06:31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研究员 李峻岭/文

   日前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中国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已于2008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中国还将继续启动黄岛、锦州等8个石油储备基地建设。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现在是储备的好机会。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国际油价存在向上走的空间,但向下走的空间很小。

   北京时间2月6日凌晨,纽约商业交易所的3月期原油合约上涨85美分,收于41.17美元。4月原油期货报每桶45.76美元;5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报每桶48.38美元。尽管需求疲弱,但一些分析师仍对油价走高充满希望,认为市场迟早会尝试推动油价走高。

   林伯强认为,在当前油价低谷期,政府应抓住时机进行石油收购。而前提是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必须加快,否则增加石油储备会面临挑战:一是受制于储备能力,无法大量进行储备;二是如果石油储备基地不能较快建起来,则建成之时很可能面临国际油价已经走高的局面。如此将增加石油储备成本。

   业内分析认为,中国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后,预计相当于十余天原油进口量,再加上全国石油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30天原油进口量。而国际平均石油储备能力为90天进口量。由此观之,中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快石油储备步伐。

   石油储备包括两方面,即商业储存和战略储备。商业储存主要指由从事石油生产各环节的企业自行储存,以应付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石油供应短缺以及油价的过大起伏和调节需求方的峰谷差等,国家或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规定与企业规模相应的最低储存额。

   而战略储备一般都由国家进行或参与调控,主要目的是应对重大的突发事件造成的供应中断(或严重短缺)。

   国家初步规划的石油储备体系分为四级,包括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地方储备、央企商业储备及中小型商业储备四级储备体系。

   林伯强认为,虽然现在国际油价对中国来说有很大吸引力,但中国由于石油储备能力所限,大量进口石油还不现实,就现在的储备能力来看,所进口的石油量对国际油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1月份撰文称,中国应利用全球能源需求下降的时机鼓励企业用闲置的商业库容增加石油储备。

   美国能源部1月初发表声明称,由于国际油价处于低位,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为战略石油储备补充近2000万桶原油。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