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旱灾突袭华北 中国粮食安全无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 23:57  经济观察报

  李平

  一场空前的大旱引起了人们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的再度关注。人们担心,旱灾导致的减产可能造成粮价再度暴涨。

  不过记者采访的相关官员和专家认为,目前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在内的三大主粮作物品种都面临着价格下滑的压力,旱灾尚不能改变这个基本格局。

  有专家以目前的旱情预测,中国小麦可能减产2%—2.5%,约相当于200多万吨的产量。“我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都有5000万吨左右,这个数字可以说微乎其微。”国家粮食局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此前连续5年粮食丰收使得官方粮食储备达到了历史高位,足以应对灾情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冲击。

  稻谷、小麦:维持平稳

  在这一轮旱灾中,小麦首当其冲。来自水利部的最新消息显示,截至2月4日,华北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1.39亿亩,约占冬小麦播种面积的46%。

  作为最基本的口粮作物,确保稻谷和小麦的供给能够满足国内需求,是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底线。因此也更深地烙上了政府调控的烙印。

  在2003、2004年出现供略小于求的局面之后,经过5年连续丰收,中国的稻谷和小麦重新回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小麦和稻谷库存水平恢复到了历史高位,足以应对可能的风险。”国家粮食局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以小麦为例,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中国2008年小麦产量为11400万吨,较2007年增长570万吨。当年需求为10700万吨,产需结余700万吨。如果再考虑2006年小麦结余647万吨和2007年结余586万吨,仅最近三年中国的小麦结余就达1933万吨,占当年消费量的19%左右。

  稻谷的情况也类似,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稻谷连续产大于需。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8年中国稻谷产量高达19300万吨。而中国稻谷常年需求量维持在1.7亿—1.8亿吨。

  中国官方通过庞大的国家储备系统,收购了绝大部分的稻谷和小麦,同时通过严格的外贸管制,政府有足够的能力控制国内粮食市场,左右稻谷和小麦价格的运行。因此,尽管2008年国际粮油市场经历了过山车的行情,中国市场也遭受冲击,但是中国稻谷和小麦的价格却波澜不惊。

  虽然遭遇空前的旱灾,国家粮食局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目前的旱灾尚不能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即使再次出现产需缺口,政府依然可以凭借雄厚的库存维持市场平稳。据悉,2008年当年小麦总产量的40%以上被纳入官方储备系统。

  “而且我们相信目前的旱灾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粮食安全局面。”这位官员对记者说。

  中国农科院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林而达也表示,目前的情况还没有达到绝收的程度。“现在离小麦成熟还有四五个月时间,如果现在采取灌溉补救措施还是有望争取夏粮丰收的。”

  玉米:继续寻底

  华北、东北主产区春玉米还未播种,因此目前的旱灾并未直接影响玉米生产。

  “华北、东北春玉米播种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因此旱灾是否会影响春玉米播种还应该进一步观察。”林而达说。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8年中国玉米产量将增产130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16530万吨。而2009年中国的玉米预测消费量仅为14600万吨。

  这就意味着,2009年中国将出现1700万吨的剩余量。对于忧心玉米重蹈大豆覆辙的决策者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消息。

  此前,中国的官方和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的玉米需求将超过其生产能力,从而不得不依附于国际市场。

  在2008年9月份的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认为,中国的玉米需求将达到17500万吨以上,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内玉米实际生产能力约为14250万吨。

  而国际粮商则似乎从中嗅到了商机。在粮食危机席卷全球的2008年,跨国粮商们纷纷探路中国玉米市场,以便抓住可能的机会。一位期货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他在2008年先后接待了数十支这样的考察队伍。

  这种情况让中国官方和部分学者担心,玉米会重蹈大豆“覆辙”,即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失去相应的定价权。随着2004年以来粮食危机逐步席卷全球,中国官方也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在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项目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刺激玉米生产。

  现在看来,官方的这些努力取得了相应的回报,对于玉米供需缺口的担心也可以暂告一段落。乐观的分析师们甚至表示,在今后数年中,中国玉米市场的主要矛盾将是如何消化过剩产量、支撑市场价格,而不是如何弥补缺口。

  中国政府对于农业的大力投入和玉米单产的提高,让业内人士相信,在不遭遇特大灾害的情况下,中国玉米产量将维持高位。而在需求方面则缺少强劲的增长动力。

  中国玉米消耗最大的两个途径是饲料加工和工业转化。“中国居民的肉蛋奶消费不大可能再维持前几年的迅猛增幅,相应的饲料消费量增速也会回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师李喜贵说。而在工业转化方面,增长潜力最大的玉米乙醇行业则由国家严厉管制,不可能像2006年以前那样,引领玉米消费飙升。

  李喜贵预测,2009年饲料行业玉米需求量将达到9250万吨,较2008年增长250万吨;工业转化需求量则受经济环境影响减少150万吨,至3930万吨。

  充足的供应和疲弱的需求将构成中国2009年国内玉米市场的基本面。受此影响,记者采访的官方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除非国际经济形势出现逆转,否则2008年10月份以来的跌势将在2009年进一步延续。

  唯一可能打破这种格局的是国家的托市收购政策。自2008年10月以来相关部门已经先后下达3000万吨玉米收储计划,力图扭转一路下滑的玉米价格。但截至目前并未取得明显成效,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维持在每吨1300元左右的价格。不过李喜贵认为,3000万吨的收储规模约占东北地区玉米总产量的50%,通过包括收储、出口、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正在筑底。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