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煤库存下降 电企坚持价格不高于去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 01:3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邢佰英

  电企仍坚持电煤价格不高于去年

  中电联权威人士透露,截至今年2月2日,直供电厂的电煤库存可耗用21天,电煤库存仍有下降趋势,目前不少直供电厂电煤库存已降到20天以下,部分电厂电煤库存只有2-3天。

  由于五大发电集团在2008年底的煤炭订货会上并未与煤炭企业签订电煤合同,电厂库存出现下降不难理解。五大电企内部人士表示,由于2008年企业承受了巨额亏损,无力承受比去年更高的电煤价格。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表示,今年的重点合同煤价如果高于去年煤炭订货会的合同煤价,电企仍难以扭亏。

  煤电行业利润分化严重

  在2008年12月举行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由于合同煤价格未谈妥,因煤价上涨承受巨额亏损的五大电力集团并未签订今年的电煤合同,而双方对合同煤价的后续博弈也一直备受关注。

  2008年,电力煤炭两大行业的利润呈现“冰火两重天”。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电力行业实现利润280亿元,同比下降82.3%,其中火电行业由去年同期净盈利650亿元转为净亏损392亿元;企业亏损面达到30.9%;电网企业实现利润285亿元,同比下降57.19%。而2008年1-11月,煤炭行业实现利润2000亿元,同比增长133.7%。

  王永干表示,由于2008年煤炭企业利润增幅较大,而电企大面积亏损,煤电利润分化严重,对煤价分歧加大,在电价疏导不能到位的情况下,电煤价格应降到一个合理水平,不能高于去年订货会合同价格,否则电力企业依旧难以实现扭亏为盈。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继降

  而且,中电联预计今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继续下降,这对电企的盈利构成更大压力,因此,如果重点合同煤价仍然很高,电企扭亏几乎是不可能的。

  王永干预计,今年全年电力需求将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态势, 200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5%左右,这样才大致能够保证今年我国GDP保8%的增速。而南方电网提出,2009年售电量将保证7%的增速。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范围扩大和影响程度加深等因素影响,电力消费增速出现逐月放缓的总趋势,四季度甚至出现负增长。200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4268亿千瓦时,增长5.23%,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中电联还预测,2009年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将继续下降,约在450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在4700小时左右。

  中电联发布的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平均设备利用小时数为4677小时,同比降低337小时。其中,水电3621小时,同比增长102小时;火电4911小时,同比降低427小时;核电7731小时,同比降低46小时。各省设备利用小时普遍下降。

  王永干介绍说,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出现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经济衰退,另一方面是2008年出现了“罕见”的秋汛,水力发电贡献较大,加上政策对水电等清洁能源的支持,导致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下降显著。

  一边是煤电双方对电煤价格争执不下,一边是电厂的电煤库存持续下滑。王永干表示,如果煤电双方的僵局不能打破,电厂很可能出现大面积缺煤停机的现象。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需要积极协调煤电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电煤供销关系。

    相关专题:

    2009煤炭订货会

    相关报道:

    华中六省市电煤库存快速下降

    煤价调节基金失灵 西部煤库存激增

    电煤库存上行难改电煤紧张形势

    电煤库存拉警报 电监会称电网企业不得拖欠电费

    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煤电顶牛问题有望解决

    大型煤电基地建设提速 克隆神华模式成趋势

    煤电死结暂难解破局有望在下月

    煤电一体化谋破冰

    煤电暗战:当心电企断电逼宫

    煤电谈判陷僵局 四川13电企节后可能出现煤荒

    春节用电高峰临近 煤电价格战仍在持续

    地方发改委协调未果 煤电定价山芋渐烫

    发改委第二次出手协调煤电价格之争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